关/注/健/康
关/注/我/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健康生活
血糖波动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不仅包括短期血糖波动,即日间血糖波动和日内血糖波动,还包括长期血糖波动,即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大。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很大,甚至比持续高血糖的危害还大。因此,糖友维持血糖稳定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意义重大。
哪些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饮食、药物、运动等。糖尿病患者自身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不足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患者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及食物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使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应用降糖药物会增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增加血糖波动。另外,运动不规律、情绪应激、睡眠障碍、酗酒、感染等也会增加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的危害
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高血糖更为严重。血糖波动会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如何减少血糖波动,维持血糖稳定
1、控制饮食
餐后高血糖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友要控制好饮食。在保证足够能量摄入的情况下,糖友用餐时可尽量选择一些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例如,主食可选择粗细搭配的,水果选择用黄瓜、番茄等代替。需要注意的是,糖友过度控制饮食会引发低血糖,因此糖友控制饮食要在满足自身能量需求的情况下进行。
2、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建议: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仍可进行交谈)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小时),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炼部位应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训练强度宜中等。即使1次进行短时的体育运动(如10分钟),累计30分钟/天,也是有益的。不过,糖友的运动处方不能依据指南生搬硬抄。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年龄、病情、喜好及身体承受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
3、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低血糖是降糖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饮食不规律、妊娠、酗酒等也都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地调整药物用量。
4、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不能只测空腹血糖,还应包括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必要的时候还要测睡前和凌晨三点的血糖。具体什么时候测,测多少次,根据医生的建议,以及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和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而定。
其实,血糖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高血糖还包括预防低血糖,减轻血糖波动,即将血糖控制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糖平稳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