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精神卫生和心血管疾病有什么关系?
关系太密切了!“心病”和心脏病的关系。
(资料图)
现代化社会,信息量大,生活、工作节奏快,会给人的心理、生活行为方式带来影响。而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影响、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会通过影响人的生理而导致疾病。
精神心理的问题完全可以使人产生各种类似心脏病的躯体症状(身体的各种不适感觉),会和确实有病理改变的器质性心血管病相混淆;而且精神心理的问题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压、冠心病、还有糖尿病等,从发病到病情进展,都跟心理、精神情绪有密切关联。心血管病患者,也容易有“心病”。所以,“心病”和心脏病是密切相关的。
在心内科门诊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一阵阵的心慌、胸闷,心前区某个点固定或者不固定的针刺样的疼痛,活动时没事儿,越是呆着没事儿越明显,活动活动反而好了;或者就是遇上不高兴的事儿,生气了、着急了就犯得明显。有时候感觉憋闷了,深吸一口气、大喘气、叹气一下就感到轻松了。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试验、甚至冠脉CTA、冠脉造影都是正常的。
还有一些患者,是冠心病、也放过支架的,可是吃着药,定期复查着都挺正常,就是觉得胸部、左胸不舒服,担心血管再堵上。晚上睡不着,早上醒得早。问问情况,活动都挺好,也没有心绞痛发作,再检查检查,也是正常的。
这些病人是有心脏病没查出来?或者是冠心病再度加重了?不是的。这些病人多半儿是合并了“心病”,早先叫做“心脏神经官能症”,现在又叫“心脏神经症”,或者说,就是合并了抑郁、焦虑。
有研究发现,心血管病门诊中,大约1/3的患者是“心病”。要是按照我们医生自己的体会,有时候能有一半儿病人是“心病”。就是有心血管病的人,很多也有“心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是指那些有一些类似心脏病的症状,比如心慌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等,而经过检查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其实症状本身也是可以鉴别的)。
可现在研究发现,“双心”疾病——心理疾病和心脏疾病是可以并存的,而且经常是并存的。高血压、冠心病人中,合并抑郁焦虑的人要明显多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有抑郁焦虑的人,也容易得高血压、冠心病。因为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就是精神情绪紧张焦虑、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心病”和心血管病是有共病因素的。其实这也容易理解,经常紧张焦虑就容易得病,而得了病的人各种顾虑就会更多一些。所以“双心”疾病往往是并存的。没有心脏病的人可以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有心脏病的人也可以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表现。这些情况,医生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鉴别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心身医学研究所就明确地把原发性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原发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期前收缩(早搏)、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归为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双心”疾病的并存,会互相影响。心理疾病会混淆诊断,也会加重心脏疾病。比如,有些症状、有些发作并不是心脏病的发作,似是而非,使人疑虑、紧张;有些人还可以因为过度的紧张焦虑出现“惊恐发作”,导致血压飙升、心脏病发作;而一些心血管病患者也可以因为精神情绪的刺激而导致急性发作。这些在临床都很常见,都需要临床医生很好地分析、判断来鉴别的。
所以,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要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重视“心病”的诊治。有了“心病”,也要治疗干预。干预了“心病”,也会减少心血管病的发作和死亡。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心病”(心理疾病)也是病,不能就简单地归为“思想问题”。目前认为,发生抑郁焦虑是和脑子里的神经递质不平衡有关,更深层次的问题像基因、遗传等也在研究探索中。
所以,不要忌讳看心理疾病、看精神疾病。有抑郁焦虑的心血管病患者,改善了抑郁焦虑,也有利于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和病情进展。
真正的健康是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