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聚会喝点白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有的人天生酒量很高,有的人则喝一点就上头上脸。但是不论人的酒量大小,一旦超过人体承受限度,那么很容易发生醉酒问题,此时自身行为往往不受控制,即使醒酒之后头也昏昏沉沉,非常难受,因此追求“千杯不醉”的方法一直以来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民间也有很多偏方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喝了大量白酒之后,有没有非常有效且对身体没有害处的解药呢?
我国是世界上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自从古代酿酒工艺形成以后,人们根据白酒的不同原材料、不同的生产工艺以及差异化的口感,衍生出了众多白酒类型,比如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曲酒、小曲酒和麸曲酒;根据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固态化酿造和液态化勾兑;根据香型的不同,划分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凤香型、老白干香型、药香型、兼香型等等。
不论何种类型的白酒,也不论是哪种酿造工艺,最终生产出来的成品,其主要成分都是水和乙醇,其占比达到了98-99%,由于这些物质是分别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和勾兑等过程而来,不同的白酒差异不大,而且也不是喝完之后头痛和难受的主要原因。而除了水和乙醇之外,白酒中还会加入一些添加剂,以达到提升白酒香气、口感的目的,这部分物质虽然占比很小,但却是决定喝完酒之后身体是否难受的关键。
当人体饮入了大量白酒之后,超过胃肠正常的吸收极限,这些白酒中的极大部分,就会直接通过胃黏膜吸收进入人体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血管,由于乙醇具有一定的抑制神经功能,且对血管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所以饮酒之后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受阻,人们就会出现反应速度降低、心跳加快、血压降低、头痛等问题。
而白酒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经过肝脏之后发自然发生代谢过程,首先在肝脏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然后再通过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最后在肝药酶的作用下将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决定人体耐受酒精强弱(即酒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就是肝脏中各种酶类物质含量的多少以及活性的强弱,只有当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和活性都非常高时,对酒精彻底分解的效率才会非常高,对外则表现出酒量很高。
而在白酒的代谢过程中,乙醛相比乙醇对身体的伤害要大得多,所以有的人肝脏中虽然乙醇脱氢酶含量不高,但乙醛脱氢酶含量高,这样就会使体内的乙醛生成速度慢、而分解速度快,体血液中的乙醛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表现出酒量也很大。
所以,决定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快慢,是身体特别是肝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的,并不能通过外界施加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所以白酒一旦喝进胃里,剩下的就会交由身体自行负责,有的人天生酒量大、而有的人即使再锻炼酒量提升也很困难就是这个道理,这不是可以再吃什么药能够有效解决的。
虽然体内的相关解酒酶的含量不容易提高,但是其活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比如市面上常见的解酒保肝药,就是通过其中的牛磺酸来提高两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液中的乙醇、乙醛含量,达到快速分解白酒的目的。不过,当人体摄入大量酒精之后,仅靠一两片药是无法全面彻底清除体内的乙醇和乙醛的,而大量、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额外增加肝脏的负担,对身体反而没有什么好处。
刚才提到了,白酒中除了水和乙醇以后,还有一些其它的物质添加到其中,这里面既有辅助添加的可食用添加剂,也包括在酿酒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杂醇油,这种杂醇油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要比乙醇、乙醛都要高,也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因素,而杂醇油通过肝脏的解酒酶是清除不了的,所以酒后服用解酒药并能从根本上解决头痛的问题。
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少饮酒,不酗酒。如果非要饮酒不可,则需要在事前和事后做一些弥补的措施,达到降低进入血液中的酒精数量、加快酒精吸收和代谢产物排出的目的。比如,在喝酒之前,可以喝一杯牛奶、吃点馒头或者米饭,既能保护胃肠免受大量酒精的直接刺激,又可以对头酒精的直接吸收;在喝酒之后,多喝温水,或者喝点富含电解质的饮料、西瓜汁、番茄汁、葡萄糖等,来加速血液中酒精的分解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