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015年版或2019年版的《慢乙指南》,清楚标明:初治患者优先选用恩替卡韦…等药物。稍早之前的乙肝指南,恩替卡韦也赫然在列。从进入我国仍活跃在一线药物的时间看,恩替卡韦无疑是“佼佼者”、“老大哥”。
(相关资料图)
恩替卡韦是美国研发的西药,2005年4月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乙肝,2006年初登陆我国,至今已满十五年。该药可有效抑制乙肝复制病毒,对应7个病毒数量级,每片剂量0.5毫克,可单独或联合使用,经我国批准仿制,目前市场上进口药和仿制药并存。
《乙肝指南》作为乙肝预防、治疗、调理等方面的统揽文件,集中了肝胆、消化、感染等门类权威专家意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措辞比较严谨规范,出现的“优先选用”等字眼,很多专家学者是把恩替卡韦、TAF、替诺福韦划到了“一线用药”范畴,而把其他药物放到“二线”。实际上,恩替卡韦除了使用时间长,在我国有较大基数的患者使用外,其他指标并不是最突出的。
从用药安全看,二线药拉米夫定更好一些,TAF安全系数也不错,恩替卡韦有注意乳酸酸中毒的提示。
从药效看,一线药替诺福韦、TAF对应8个病毒数量级,优于恩替卡韦。
从适用范围看,TAF比恩替卡韦更广泛一些,恩替卡韦用在备孕患者上不太合适。
从耐药率看,TAF、替诺福韦至今没有耐药情况报告,恩替卡韦连续5年耐药率是1.2%。
从用药便利看,替诺福韦是想吃就吃,啥时候都行,恩替卡韦最特殊,要求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否则会影响药效。
那为什么恩替卡韦还是作为优先推荐使用的药物呢?怎么理解恩替卡韦是“一线药物”?
一线药物,实际上是指:最便宜、经济和治疗效费比最好的方案。
乙肝病理复杂,至今仍不能治愈,属于慢病范畴。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协同用力,把乙肝病毒数量降到检测线以下,也就是检不出的水平,为临床治愈创造条件。但乙肝病毒很聪明狡猾,它们在与免疫系统、乙肝药物斗争中,发生变异,一旦变异速度超过了乙肝药物抑制水平,那么乙肝药物就失去作用了,临床上称之为“耐药”,拉米夫定虽然安全,但耐药率很高,这就导致其退居二线。
恩替卡韦虽然只有0.5毫克/片的剂量,但能对应7个数量级的病毒,这也是它的拿手之处,趁病毒没有变异,或者变异还没来得及大规模展开,抢先一步牢牢控制局面,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这就是乙肝初治用药为什么要选好药、下猛药的原因。
好药的治疗效果和价格是成正比的,越好用的药,尤其是治疗慢病的,价格往往不便宜,但在恩替卡韦上是特例。得益于我国批准仿制恩替卡韦,且集中采购,恩替卡韦仿药价格较之前大幅下降,普遍降幅在8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94%,关键是药效还差不多,且拉低了进口恩替卡韦的价格,让其“跳水”幅度在50%以上,真正惠及了广大患者。
目前,服用恩替卡韦的患者,一天一片,可长期服用,每月药费普遍在20
—50元以内,更低的不到10元/月,好用且不贵,是恩替卡韦跻身一线药物的真正原因。据了解,服用仿制恩替卡韦,每年药费约300—800元之间,进口恩替卡韦,也多在8000—10000元以内。
恩替卡韦,只要是经过仿制药一致评价,药效是有保证的,但药效强不强是一回事,如果患者不按医生要求用药,那就约等同于不吃药,有的甚至会耐药。常见的错误服药方法有:经常漏服、隔几天吃一次、自作主张吃半片、擅自停药等,很不可取,要认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