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拂晓报
重视预防 将消化道早癌“拒之门外”
——专访宿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龙
(资料图片)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大多数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现时已是肿瘤的进展期,不得不接受外科开腹手术和放化疗。高质量的消化内镜检查,可以做到对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早发现,经治疗后效果较好,常常可以治愈而不复发,可以说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键。
记者: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王龙:消化道早癌指的是癌细胞浸润范围局限于消化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也就是说早癌是癌细胞刚开始生长,或是生长时间较短。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转移的几率比较小,多数患者能够根治且不会再复发。中晚期肿瘤生存率较低,治疗效果差、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效果好,对消化道功能影响较小,而且单次微创治疗费用也远低于手术治疗费用,因此,在癌前病变或早癌阶段及时发现病变、切除病变可阻断其进展,达到根治的效果。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
王龙: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增高趋势,其中消化道肿瘤中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分别排名第2、3、6位,占所有癌症发病人群1/4以上,特别是农村胃癌、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人群。而癌症总死亡人数中,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分别排名第3、4、5位,也超过癌症总死亡人数1/4。目前,对于消化道中晚期肿瘤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而早期消化道肿瘤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且对消化道功能影响较小。因此,消化道早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
王龙:所有人群均要有防癌意识,特别是中老年,居住地处于消化道肿瘤高发区的;有消化道疾病症状,如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腹痛、进食不适等症状;直系家属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的;有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息肉等;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或抑郁。有以上消化道肿瘤高危因素,均应及时就诊咨询专科医师,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早癌筛查,减少早癌发生率。
记者:哪些检查方法可用于消化道早癌筛查?
王龙:消化道早期肿瘤临床表现非常隐秘,最初表现可能仅为消化道黏膜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而无任何症状。目前,结合色素内镜、电子增强技术及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进一步观察、诊断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精准活检病理检查,可对早期肿瘤病变做出准确诊断。因此,胃肠镜检查是筛查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检查手段。
此外,还有多种简单常用,可以大规模普及的筛查方式。比如,肿瘤标志物是比较常用的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测-血清学筛查。这种筛查方式费用低、无痛苦、易接受,适用于初期筛查。胃功能检查也是常用的早癌筛查手段,大便潜血试验、CT扫描、B超等影像学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疾病筛查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文/本报记者 刘晓琼 图/市医宣
■专家名片:
王龙,安徽医科大学内科、全科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市立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教研副主任,全国炎症性肠病CCCF公益医师,安徽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系统肿瘤学组成员,宿州市健康素养巡讲专家。近年来,他一直专注于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消化系统早癌筛查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各类医学科技论文近20篇。2015年,被评为市立医院“医疗新星”,2016年被评为全国PCCA优秀青年医师,市立医院第一届“百人计划”优秀骨干医师,主持2018年度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另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2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