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儿子讲述的他父亲的病例。
儿子也是我们心内科的患者,是因为心律失常到医院复诊的。可进了诊室,却说起了他74岁的父亲。
就在两天前,他的父亲因为急性心梗去世。从发病到抢救无效去世,3小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说他父亲那天下午觉得不好,“心脏”难受,就立即开车回家。因为单元楼没电梯,走上6层楼。到家后就不行了,呼叫120,送到医院急诊。查心电图是急性心梗,赶紧开放绿色通道,半小时进了导管室。
可是冠脉造影一看,血管病变太严重了。三支主要的冠状动脉,左旋支、右冠完全堵塞,还有一支前降支堵塞了97%,其他各个分支血管也都是严重狭窄。医生还没来得及扩张血管放支架,病人就发生了室颤,心跳停了。于是,在导管室就开始了心肺复苏抢救。可惜冠脉病变严重,心肌缺血严重,抢救无效。
说起来,这位因心梗去世的老人之前并没有诊断冠心病,但是在心梗前的一周里有“心脏不舒服”发作。有高血压病史,还因为肝癌服了10年的靶向药物瑞戈非尼,肿瘤一直控制得挺好。
抗肿瘤的靶向药物很多是可以引起高血压和心肌损害、心肌梗死的,瑞戈非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我们另说。
可是,无论什么原因,得了冠心病,也不是没有端倪的,只是有时候被忽略了。这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在心梗前一周,多次出现心绞痛症状,可是,没有就医。这就失去了第一个关键时机:在心肌梗死的发生前开通血管,阻止心肌梗死的发生。接下来,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求救方式不正确,延误救治、加剧了病情的恶化,没有把握住第二个关键时机。
所以,我们说冠心病人要把握住两个关键点,扼住病魔。
第一个关键点,不稳定心绞痛阶段,阻断病情进展、避免心肌梗死。
冠心病发生心梗之前,是不稳定心绞痛阶段,以前就叫做“梗塞前期”。这个时期采取有效治疗,就可以阻止发展到心肌梗死,有效保护住心功能。
什么是不稳定心绞痛?
除了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其他都是不稳定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是说和一定的体力负荷有关的心绞痛。比如走平路没事儿,上两、三层楼就出现心绞痛;或者走慢点儿没事,走快了就不行;还有饿着走路没事儿,吃饱了走就不行,等等,都是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如果这样的心绞痛发作一段时间了,两个月以上了,发作的程度也相对稳定,那就是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了。除了这种情况,其他的心绞痛都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
新发生的劳力性心绞痛,就像这位患者刚发生一周,一般两个月内的,属于初发;原有劳力性心绞痛加重的,属于恶化;或者休息时发作的,静息心绞痛;卧床休息时发生的,卧位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变异型心绞痛,这些都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
大家都知道,血管是会舒张收缩的,血管舒张,血流就会增加。对于冠状动脉来说,这就是储备功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增加供血。可是动脉硬化之后,血管舒张能力差了,储备能力就下降了,一旦需要供血增加,就供不上了,心肌就缺血了。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冠脉狭窄多在50%以上,临床常见的是在75%以上了。要是按照验前概率,老年男性要是有了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冠心病的诊断就是八九不离十了。因此,新发生了心绞痛、或者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第二个关键点,急性心梗发生时,及时正确求救,尽早尽快。
急性心梗发病时,患者当然也不能就确定就是心肌梗死。但是心梗发作,心肌缺血坏死,病人的症状会比较重,难受的程度也会比较严重,虚弱、出汗是常有的,有人还有恶心呕吐、有便意。这个时候,判断不清楚没关系,就按最严重的心脏病来处理。
一定不要继续活动,要安静休息下来,呼叫急救,去医院。像这位患者自己开车回家,还上了6层楼,危险不说,还延误了救治的时间。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坏死的早期,生物电会紊乱,最容易出现室颤,这位患者最终也是室颤心跳骤停的。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