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资料图】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一把手”带头部署马营村乡村振兴,以党建赋能五大振兴,擘画民富村强新蓝图。马营村,渤海湾畔的古御马营。目前,该村集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点、河北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沧州市文明村等诸多荣誉于一身,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联建促产业 激发新动能
马营村建设照片。 刘浩霞摄
“我们正忙着村路改造提升,把窄路修宽,架上路灯,铺上绿化,这边还会开环村河道、那边再建上步行商业街,不久这里将会是环京津理想的旅游度假村、生态康养圣地。”在该村规划区施工现场上,工程负责人孙德海说。
南大港着力马营村“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村企联建工程,精心下好“产业棋”。该村村民与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河北瀛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605亩,成功打造港盛现代农业庄园、鑫旺生态园、科农桑葚采摘园等,以“集体耕种、保底收入、年终分红”的形式,稳固农民的“钱袋子”。
据悉,该村村集体收入每年近千万元,人均年收入8万元以上。2022年,马营村已开始农旅融合产业建设,将建成一座总面积5270亩,可供3000人居住的南方特色的“北方水镇”,集休闲、疗养、养老、商贸、旅游等产业于一体,实现“一村多品”可持续化发展。
迸发人才活力 构筑新引擎
村民孙瑞庆是该村回乡培训毕业的第一批学员。农忙时,孙瑞庆除了管理自家田地外,也是马营农机服务队的一名优秀农机手。他驾驶着大型农机具为村民们收粮、播种;农闲时,他受聘村里的鑫旺采摘园,做浇水、施肥、培育果蔬等工作。孙瑞庆说:“相较之前单一的种地收入,农机服务队和采摘园的工作让我年收入增加到了9万元。”
南大港“外引内育”,助力马营村人才振兴。该村实施重建基层党支部人才队伍、开设党校分校、轮训产业带头人等一系列的人才培育措施,让外来的人才留得住,“土生”的专家能力强。以人才为新引擎,使农村发展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助力产业活力生生不息,已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余名,操作工、农技工等人才200余人。
文化建设立新破旧 营造新面貌
马营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孙娇摄
南大港以文化建设提振马营村农村精神面貌,让新理念融入制度、生活里,党员以身示范,引领农村生活新风尚。
新制度,该村将村规编成“三字经”,老少歌谣传颂,人人耳熟能详。村集体定期评优,每家每户参与到新制度建设,树立家园新风尚。新民俗,该村退休党员组建红白事理事会,按照规章统一标准操办村内婚丧嫁娶,推行节约,倡导新风,改掉了大操大办、铺张攀比的陈规陋习,每年节省费用近百万元。新活动,“大洼文化”“御马文化”“农垦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五好家庭”“文明家庭”评选成为正确民风导向,戏曲下乡、剪纸、书法等文化活动,焕发村民精神新风貌。
生态家乡靓丽宜居 聚力新发展
马营村新型社区。 李泽平摄
“以前家家都是土房土炕,走的都是土路,到雨天路上坑坑洼洼。”74岁的孙宝忠,在马营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对家乡的巨变,深有感触:“现在好政策让全村265户村民住进120多平米的舒适楼房,水、电、气、暖供到家家户户。沿着公路就能走到农田、采摘园,儿女都有稳定工作,自己也有分红的收入,生活真变好了。”
南大港大力改造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投入资金1.5亿元打造生态宜居农村新标杆。坚持绿色发展,以“北方水镇”为标准,高标准建成村内“水、电、气、路、讯”设施,配套“教、科、文、卫、保”公共服务网络,日间照料中心、“孝老食堂”、“裕农通”乡村振兴服务平台等养老设施齐全。采取党建+全科网格治理措施,对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村域划分为5个网格、15个小组,网格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职、一网统管,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效能。
科学架构 力促新跨越
马营村党建展览室。 孙世伟摄
南大港科学重建马营村组织架构,构建高标准村党支部队伍,竞聘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为支书,带队大学生干部实施“一二三五”党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村党支部与鑫海集团党委结对子联动,先后打造了马营党建主题广场、党建大道、党建展览室,全方位建设新时代农村数字党建、智慧党建服务平台,组织架构疏解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马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其港介绍说:“实施‘一二三五’党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们以党建聚集资源发展农业,‘外引内育’积累人才,改革农村精神文明,治理人居生态环境,重塑组织治理机制,奋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的马营村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党建引领下,该村正以昂扬之姿奋进发展,绘就出一幅“民有所居、民有所乐、老有所养、业有所成、事有所依”的秀美乡村画卷。(刘淑文、董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