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40岁左右的朋友在体检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颈动脉上长了斑块,医生们会把这些斑块分为“硬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这些斑块是如何分的?到底哪种斑块更危险?需要怎么治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三种斑块是怎么分的,那种斑块更危险呢?
要想了解斑块是怎么分类的,首先要了解斑块的基本结构,动脉硬化斑块是由一层膜性结构和下面覆盖的一些脂类物质形成的脂质核心构成的。有的医生把它比喻成一个饺子,张医生觉得非常贴切。根据脂质核心和膜结构的比例不同,医生把斑块分为三种:
硬斑块:指斑块的膜性结构比较厚,而脂质成分比较少,在彩超下呈强回声,称其为硬斑块。这类斑块其形态类似于一个皮厚馅小的饺子,当然比较稳定,不容易破裂或脱落。
软斑块:指斑块的膜性结构比较薄,而脂质成分比较多,在彩超下呈低回声,称其为软斑块,这类斑块其形态类似于一个皮薄馅大的饺子,当然不太稳定,非常容易破裂或脱落。
混合斑块:是具有上述两种特性的斑块。结构更加复杂,称其为混合斑块。混合斑块也容易破裂或脱落,形成栓子脱落,引发梗死症状。
硬斑块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软斑块和混合斑块稳定性差,医生们习惯称其为易损斑块。但是,斑块是否稳定并不是绝对的,不是硬斑块就绝对不会脱落,也不是软斑块和混合性斑块就一定会破裂脱落形成血栓的。
这种分法相对比较简单,医生们还会根据斑块所处的位置,血流冲击情况,造成的狭窄程度和慢性病等多方面因素来对斑块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专家研究发现,如果斑块具有以下特征,更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形成血栓:
斑块内有活动性炎症;
薄纤维帽及大脂质核心(类似于前文说的皮薄馅大的斑块);
血管内皮细胞脱落伴表层血小板聚集;
斑块上有裂隙;
斑块造成血管严重狭窄;
如果发现斑块具有这些特征,破裂和脱落的风险就很高,需要高度重视,及时给予处置。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们发现斑块最多的地方就是颈动脉,为什么颈动脉容易形成斑块呢?
颈动脉为什么容易长斑块?斑块形成后有哪些危害?
颈动脉之所以容易形成斑块,是由于颈动脉的特殊结构造成的。颈动脉存在一个分叉,在这个分叉部位,血流会不断冲击分叉处,从而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内膜损伤之后,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就会沉积在损伤处,随着酯类物质堆积的越来越多,逐渐形成硬化斑块。
颈动脉斑块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地长大,导致颈动脉管腔逐渐变窄。由于颈动脉有一定的代偿功能,早期朋友们都没有什么不良的感觉,一旦超过50%,超出了颈动脉的代偿能力,就会在引发颅内供血不足。极易引发脑缺血和脑梗的症状。
随着这些斑块的长大,斑块还会出现破裂和脱落的情况,形成血栓,引发急性的脑梗死,据统计,大约有30%左右的脑梗死都是由于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所导致的,所以如果对斑块重视程度不够,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发现了斑块之后,应该如何治疗呢?最后我们来聊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发现斑块后该怎么治疗?
很多朋友发现自己颈动脉上有斑块都非常担心,经常在留言中询问应该如何治疗,用不用手术?其实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治疗策略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根据患病朋友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
一、没有脑梗和缺血症状,狭窄程度小于70%的斑块
颈动脉狭窄小于50%的稳定性斑块:只需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等相关危险因素,暂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定期复查观察斑块变化即可;
颈动脉狭窄大于50%小于70%的稳定性斑块:对这部分朋友的治疗,张医生建议,如果没有危险因素,可以暂时密切观察;如果有危险因素,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颈动脉狭窄小于50%的不稳定斑块:没有危险因素的朋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服药,有危险因素的朋友不论血脂是否升高,都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
颈动脉狭窄超过50%小于70%的不稳定斑块:无论血脂是否异常,都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而且,必须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以下。
二 、有脑梗或缺血症状,小于70%的斑块
这类朋友需要根据狭窄程度是否超过50%作为分界线
狭窄程度小于50%:控制风险因素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狭窄程度大于50%:建议手术治疗,如果不能耐受手术或对手术恐惧,也可以选择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三、大于70%的斑块
对于大于70%的斑块,无论是否有脑梗或缺血症状,无论是哪种斑块,都建议手术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对手术比较恐惧的朋友,也可以尝试药物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血管内支架和动脉内膜剥脱术。两种手术都可以解决狭窄问题,但无论哪种手术方式,术后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总之
在彩超下可以把斑块分为:软斑块,硬斑块块和混合斑块,这三种斑块只有硬斑块相对比较稳定,其他两种斑块都是易损斑块。是否是易损斑块,都有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通常医生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性质、造成血管狭窄程度和是否引起脑梗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关于“颈动脉软斑块,硬斑块和混合斑块”的问题,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点赞或留言,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或想法,也欢迎您在留言区留言,好的问题也是我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期待着您对我的帮助,我是神外医生张伟,我们下次再见。
参考文献
[1]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分析[J]. 梁利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0)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