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健康

焦点快看:李东垣的一方,尊《内经》遵旨,紧扣病机,融三法于一方

2022-08-18 06:38:50
A+ A-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燥汤,出自于《脾胃论》,具有清肺润燥,健脾除湿的功效。主治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症见胸满少食,头眩晕,身体困重,口渴便秘。

痿证,是中医学的病症名。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时间久后,会导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的疾病,一般多见于下肢。故也称“痿蹙”。“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蹙”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痿证还可表现为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手握无力,甚至呼吸困难。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周期性麻痹、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等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多由热邪,湿邪;内伤多因久病,劳倦,饮食失调。其主要病理温热毒邪或湿热浸淫,耗伤肺胃津液,以及饮食或久病劳倦等因素,损及脏腑,导致脾胃虚弱、肝肾亏损。

《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温热毒邪内侵,或病后余邪未尽,低热不解,或温病高热持续不退,皆令内热燔灼,伤津耗气,肺热叶焦,津伤失布,不能润泽五脏,五体失养而痿弱。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关于痿证病因病机的描述,有湿热成痿,暑伤胃气等。但综合其总病机为“湿热乘肝肾也”。即他所说:“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痿”。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患者平素脾胃虚弱,或因外感湿邪损伤脾胃,脾失运化也易内生湿邪,脾喜燥而恶湿,湿邪又可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阳气被遏日久,则郁而化热,热与湿相搏而成湿热,湿热重浊趋下,而乘肝肾。即李东垣所说:“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於于肾”。然热邪终为阳邪,容易蒸熬肝肾真阴,即“逢湿旺助热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绝矣”。脾主四肢,肝主筋,肾主骨生髓,三脏皆病,故成此证。

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于五脏虚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上述各种致病因素,耗伤五脏精气,致使精血津液亏损。而五脏受损,功能失调,生化乏源,又加重了精血津液的不足,筋脉肌肉因之失养而弛纵,不能束骨而利关节,以致肌肉软弱无力,消瘦枯萎,发为痿证。对于此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要结合标本虚实传变,扶正主要是调养脏腑,补益气血阴阳,祛邪重在清利湿热与温热毒邪。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兼顾运行气血,以通利经脉,濡养筋脉。

说了这么多,我们先看一下清燥汤的组成,黄连(去须)、酒黄柏、柴胡各一分(各0.3g),麦门冬、当归身、生地黄、炙甘草、猪苓、建曲各二分(各0.6g),人参、白茯苓、升麻各三分(各0.9g),橘皮、白术、泽泻各五分(各1.5g),苍术一钱(3g),黄芪一钱五分(4.5g),五味子九枚。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半两,以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空心服。本方剂纳入了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生脉饮,治湿热下注的二妙丸,化痰祛湿的二陈汤,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五苓散。通过这些方剂的组合,最起码知道了此方剂的整体治疗趋势。滋阴润燥,升阳健脾,行水除湿,清热益胃,补气行气。

李东垣说:“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人肠,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方中麦冬、生地黄、当归、五味子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人参、黄芪、茯苓、白术、苍术、神曲、炙甘草益气健脾,培土生金;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并防以上滋阴益气之品壅滞气机,使之补而不滞;黄连、黄柏清热燥湿;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升麻、柴胡以升清气,与渗利之品相配伍,升清降浊。全方诸药相合,邪正兼顾,气阴并补,肺中湿热得清,肺燥得润,金水相生,则痿蹙喘促之症可除。

总之,痿证虽然病情较复杂,但其病机特点又相互联系,李东垣融升清补脾,清热燥湿,补益肝肾于一方,创制了治疗痿证的代表方:清燥汤,使痿蹙喘促之症得除。故《医略六书》说:“湿流燥润,则脾健气强而营血灌注,何患风燥不除,湿热成痿之不愈哉”。

责任编辑:bH_04229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