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健康

环球微资讯!“拉肚子”也可能是癌症信号?提醒:身体5个异常,别以为是小事

2022-10-30 08:35:32
A+ A-

从八月份开始,小吴就一直断断续续地拉肚子,一开始以为是吃坏肚子,吃了点药好了些,过几天又开始了。

断断续续的,差不多有2个月了,拉肚子的情况也不见好转。上周,小吴发现自己开始便血,有点儿心慌,她急忙到医院检查。


(资料图)

医生听完病情描述,建议她做肠镜检查,但小吴怕痛,想到肠镜的管子要伸到自己的肠道里,她就十分抗拒。因此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只是开了点药回家了。

又是一拖再拖,药都吃完了,病情仍旧不见好转,小吴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到医院接受肠镜检查。

然而,结果却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小吴被确诊为结肠腺癌中晚期,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结。医生叹气提醒道:“来得太晚了,再不治疗,癌细胞都要全身扩散了……”

一、“拉肚子”也可能是癌症信号?

“拉肚子”通常也被称为腹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如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4周可称为慢性腹泻,如超过6-8周则属于慢性腹泻,常常出现一天大便3—4次。

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大致可分为胃疾病、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和全身疾病等四类,最严重的一类,慢性腹泻可能是癌症 的信号。

1、结肠癌

结肠癌常见症状多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部分肠梗阻时,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由于多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患者常常误以为是慢性腹泻或急性肠胃炎而忽视。当癌症表面出现溃疡、出血及感染时,患者常出现血性、脓性或黏液性粪便。

2、胃癌

患者出现纳差,伴胃胀、乏力、进食后恶心呕吐,同时出现腹泻伴腹痛,当天排便超过3次,粪质稀薄,含水量大于80%,或带有黏液,则要小心可能是胃癌信号。

其原因在于,胃部肿瘤持续分泌大量胃泌素、5-羟色胺、激肽类、组胺等许多生物活性因子刺激肠蠕动并影响肠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等因素而致腹泻。

3、肝癌

约1/4左右的原发性肝癌以腹泻为首发表现,1/3在病程中出现腹泻。腹泻特点为大便性状多为黄色稀水样便,黄色稀便或粘液便,每日3~10次不等,多呈间歇性腹泻。大多数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及表现。原发性肝癌相关性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常迁延不愈或呈间歇性。

4、胰腺癌

一部分的胰腺癌病人在病程中出现腹泻,可能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或胆总管下端和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对原因不明上腹胀满不适、消瘦、食欲不振、黄疸和腹泻等症状者,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关检查。

前文中,小吴因抗拒肠镜而耽误了癌症的发现和治疗。现实中,慢性腹泻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最安全的、最经济有效的首选方法。此外,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也是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来排除癌症可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说,检查对慢性腹泻病因的诊断相当重要,它可以直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二、身体4个异常,别以为是小事

许多癌症出现的早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早期信号。除了拉肚子,以下的常见的身体异常,有时候也可能藏着癌症信号,大家要多留意。

1、腰痛

腰痛或腰骶部疼,应引起人们重视。对于顽固性颈肩腰痛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这是因为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时,会引起骨性的骨改变,或压迫到脊髓,而出现颈肩腰腿部剧烈的机械性或神经性疼痛。例如常见的有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肾癌、胃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等都容易发生骨转移而出现腰痛。

2、血尿

尿血,是泌尿系统癌症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无痛性的尿血。肾细胞癌约有50%的患者出现反复全程血尿,伴有患侧腰部胀痛;肾盂癌约有90%的患者发生反复间歇性全程尿血,伴腰部胀痛;输尿管肿瘤则以反复血尿,血多时有细条状血块,伴持续性腰痛为主要表现。

3、突然消瘦

由于癌细胞恶性增殖,消耗掉大量营养物质,致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加上癌症患者常常合并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体重呈进行性下降,这也往往是癌症早期的一个重要表现。

4、皮肤变化

当内脏产生肿瘤时皮肤也会有所表现。这主要是由于肿瘤转移到皮肤,或肿瘤浸润皮肤而引起的。例如黑痣突然长大、发痒、刺痛可能提示黑色素瘤。皮肤不明原因出现暗红色、无痛性肿块或难以愈合的溃疡,可能是乳腺癌、肝癌等原发性肿瘤发出的信号。体表皮肤奇痒难忍也可能是因恶性肿瘤引起。

三、3个检查别抗拒,查癌能帮大忙

小吴因为不想做肠镜而因小失大,延误了病情,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不止一个。如果在你的身边也有亲朋好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抗拒做检查,请告诉他,以下3个检查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1、肠镜

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最有效、最安全可靠的办法,可在检查的同时获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绝大多数早期大肠癌患者均可由肠镜检查发现并确诊。因此这项检查也被称为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专家建议,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如果家族中有一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低于60岁)、或者两位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那么就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10岁开始)筛查,每年做1次大便隐血检查,每5年1次肠镜检查。

此外,有腹泻、血便、腹痛、大便不成型等大便习惯改变的,以及不明原因乏力、消瘦或贫血的人,也应该去做一个肠镜检查。

2、胃镜

胃镜检查,是最先进的诊断肠胃疾病的现代医学技术。医师可以通过胃镜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黏膜,有利于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减少误诊,是目前应对胃癌最好的应对措施。

胃镜检查不仅可用于临床诊断,更可以应用于常规体检中,许多人在常规体检中就不知不觉地被查出了胃癌。特别是胃癌高危人群,更应注重胃镜检查。例如患有慢性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息肉等,或者是曾经进行过胃切除手术的人群,其胃癌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其次,长期吸烟饮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或者饮食不规律等都会对胃部造成伤害,长期下去便容易患胃癌。这几类人群即便没有胃癌相关症状,也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3、肺部CT检查

X光胸片是检查呼吸系统疾病最简单、最便宜、最实用的检查方法。但胸片的空间分辨率差,故诊断作用较局限,由于是一种重叠影像,且组织显像不清晰,对比度差,极易漏诊。

对于肺部疾病的检查首选就是低剂量螺旋CT。CT通过显示组织薄层横断面及三维结构图像进行诊查,有效避免了肺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的重叠,能发现肺尖、脊柱旁、靠近胸膜、心脏后方、纵隔、横膈等部位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对发现肺内病灶及早期诊断定性,CT明显优于胸片。此外,低剂量CT筛查所产生的射线剂量很低,对人体的影响明显降低,是高危人群体检的首选方法。

总结:治愈癌症,不使其危及生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关键。拉肚子、腰痛、血尿、消瘦、皮肤变化这5种身体异常,虽然比较常见,多数情况下对健康不会造成重大伤害,但若按照普通疾病治疗后仍无缓解,需警惕是癌症信号,有针对性地进行筛查,明确病因后及时治疗。

参考资料:

[1]《黑色素瘤诊疗 多管齐下谋破局》.健康报.2022-10-26

[2]《肺癌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大众健康报.2022-09-20

[3]《80%的癌症类型中都有这种酶出没》.中国科学报.2021-08-17

责任编辑:bH_073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