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钱先生在体检时查出了胆囊多发结石,医生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尽快入院,接受胆囊切除术。但他总想着,毕竟是人体内的一个器官,说切就切了是不是有些草率?回家后和家人一商量,居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钱先生的大舅也曾在年轻的时候查出过胆囊结石,但当时只不过是做了个保胆取石手术,术后恢复也比较好,到现在60多岁了,还生龙活虎的。他心想,为什么有“两全其美”的保胆取石法医生不用,偏偏要建议他切除胆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去常用的保胆取石法,为何现在不推荐用了?
在人们的理解方式中,保胆取石法保留了胆囊,肯定比切除胆囊更好。要知道消化食物也需要胆囊中存储的胆汁发挥作用,但是根据《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版)中的建议来看,保胆取石法已经被踢出了手术指南中,不被推荐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建议,主要和2件事有关。
首先,复发风险高
看似保胆取石法,保留了胆囊的存在,却也给胆囊结石再次出现提供了“温床”。曾经出现过胆囊结石的地方,还可能会再次因为胆汁异常等诱发胆结石,想要根治的概率很小。
其次,胆囊癌发病率高
在接受了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身上,有可能会出现较高的胆囊癌风险。而且也有研究发现,胆囊结石的出现也会不断的增加胆囊癌风险。而保留胆囊无疑也是给了胆囊癌机会,伺机生长。
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不再使用保胆取石法来治疗胆结石,更推荐采用“胆囊切除术”或者其他的药物方式进行治疗。
而根据《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版)中给出的建议来看:
“胆囊切除术是唯一一种可以治愈胆囊良性疾病的手段。”
这样的建议一出,也让很多肝胆科的医师在治疗疾病时有了可以参照的标准,更科学的进行诊疗。
被切除的胆囊功能,谁来代替?
很多人担心,在切除胆囊后,原本胆囊存储胆汁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也出现异常。但是,既然推荐采用这种手段治疗,自然也是想好的后续的护理方案。
胆囊原本的作用就是将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进行浓缩,并且存储起来,但它的作用也仅限于此。而切除胆囊后,存储胆汁的功能可以有胆总管、肝总管代替,对健康的影响并不大,人们可以放心的正常饮食。
或许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因为代偿功能尚未调整到位,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腹泻等不适症状。但随着胆总管逐渐“接替职位”后,这些不适症状也会逐渐消失,人们的日常消化会恢复正常。
别害怕,胆囊切除术带来的好处也不少
最大的好处——从根源上预防胆囊癌
切除胆囊后,无疑是让胆囊癌也没了“生存之地”,这也可以看做是在切除胆囊后最大的一个好处。
意想不到的好处——减肥
目前人体所出现的很多疾病,其实都来源于饮食营养过剩。而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因为胆汁分泌刺激肠道蠕动,让肠胃吸收营养物质有所减少、大便增多,也能起到一定的减肥的帮助。这对于肥胖人群以及体型比较壮硕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假如你也发现了胆囊结石,别再想着留住一些“坏”掉的胆囊,而应该当机立断,采取切除手术,从根源上切断问题,说不定还能让健康收获2个好处。
在文章的最后,也要提醒大家,对普通人而言,健康的胆囊还是很重要的。保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高脂、高蛋白、浓茶等容易伤身的食物,降低诱发胆囊结石的风险,也能因此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胆囊健康。
一旦发现胆囊出现一些良性疾病,并且有明确的手术切除指征后,也应该尽早采取外科手术切除,避免带来更多的不利影响。如果你也属于胆囊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接受体检,检查B超、CT或者核磁共振等项目,发现胆囊结石,尽早治疗,以绝后患。
未来也可能会有更多、更优的胆囊结石处理方案,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争议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