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健康

【全球热闻】贵州岑巩:释放更多水稻制种红利

2022-08-23 17:41:57
A+ A-

本文转自:光明网


(相关资料图)

初到贵州省岑巩县,你会感叹这着实是个“小县”:国土面积小、耕地少,常住人口不足17万人;观其历史,你又会发现这是个“大县”,古称思州的岑巩曾孕育农耕稻作文化。

1975年,岑巩派人前往海南学习三系杂交水稻繁育技术。1976年,岑巩实现成功制种。经过40多年的发展,岑巩已从一个西南小县成长为全国32个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之一。于岑巩人而言,起初制种是一项谋生手段,而今更多是振兴种业的责任。

岑巩很早就将水稻制种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发展。

2022年6月8日,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村民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移栽秧苗。(受访者供图)

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家先认为,制种产业能在岑巩崛起有四个先天优势:一是气候适宜,利于水稻异交结实;二是水资源丰富,基地多分布于龙江河畔;三是天然隔离,细碎田块让不同品种之间形成天然屏障;四是适宜制种面积大,达13万亩。

8月下旬,岑巩的田间已是一片金黄,不少制种基地陆续开始了稻种的采收。来自岑巩县政府的消息称,每年有1万多名岑巩人从制种产业中获取收入。

陈龙是岑巩县的老制种人之一,过去曾在县种子公司工作,20年前的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一个农户第一年制种就挣了5万元,县种子公司原本要将钱打到他的银行卡上。这个农户却偏偏要现金,说:“我老婆从未见过这么多钱,要拿回去给她看看”。

有一年,村民听说北京的一家种业企业要到村里考察制种基地,于是提前忙活了起来,有的整修房子,有的找木材做新的板凳。老百姓排着队邀请考察队到家里吃饭。村里条件最差的农户家一共养了两只鸡,虽然考察队百般劝阻,但仍坚持要宰一只鸡待客。

2022年7月6日,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村民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除杂草。(受访者供图)

注溪镇周坪村是岑巩县最早发展制种产业的村寨,如今也是岑巩制种的核心区之一。注溪镇党委副书记谭善文说,这里的群众多年来享受到制种产业的红利。记者在仅300多人口的上街组和下街组看到,一条街道上拥有10多家小卖部、4家餐馆和1个电商快递收发服务站。谭善文说,这里每5天就有一次赶场,这种现象在当地偏僻的村组比较少见。

岑巩几十年的制种产业积淀,培养出近300名农民技术员,当地百姓习惯称他们为“农民科学家”。周坪村的杨代军就是其中之一。在杨代军看来,制种技术相对复杂,想要熟练掌握并不容易,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我今年58岁了,我们这一批技术员基本上将大半辈子的精力都投在了制种上。”他说。

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认定结果,岑巩县入选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种业振兴路上,岑巩有了更重要的责任。

2022年8月15日,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村民在收割杂交水稻种子。(受访者供图)

岑巩县副县长吴述涛说,一直以来,岑巩制种基本上以代制为主,农民采收的种子装进麻袋运往全国各地的种业企业,更多的效益没能留在岑巩。为摆脱这一状况,今年,岑巩同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成立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岑巩启动集生产、烘烤、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育繁推”项目,试图通过全产业链打造,将更多效益留在岑巩。

多年来,岑巩制种基地面积基本稳定在3.2万亩,年均供应700万亩以上的大田水稻用种需求。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波说,县里正稳步扩大制种基地规模,今年秋收后,将新整理出1万亩田作为制种基地。记者在岑巩看到,位于县城的稻种精加工厂已基本建成。据当地干部介绍,县里还在10个主要制种乡镇布局建设了11个稻种粗加工厂。

岑巩县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将用5年时间建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6万亩,着力打造10个千亩产业园。为接续制种产业,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着手培养新一代制种技术员。如今的岑巩人正铆足了劲,全方位提升制种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推进岑巩由制种大县向制种强县迈进。

责任编辑:bH_0223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