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8日上午9时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护士李沫在下夜班经过地铁六号线黄渠站附近时,发现一位老人躺倒在地,有人施救,还有不少群众围观。作为一个从事护理行业7年的护士,李沫来不及多想,立即上前查看。
李沫对老人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后发现老人此时已无自主呼吸、颈动脉也没有搏动、意识丧失,情况危急!
“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这是李沫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亮明身份后,李沫替代路人迅速对老人实施胸外按压,拼尽全力展开救治。几分钟后,地铁的工作人员拿来了AED(除颤仪),经过不断抢救,李沫观察到老人颈动脉搏动在慢慢恢复,她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图片来自当时参加心肺复苏的第一位志愿者发的朋友圈
当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李沫已经筋疲力尽,但仍然配合急救人员为老人施救。120医护人员表示:“如果没有李沫在抢救黄金时间内的及时处理,这个患者的情况将极其凶险,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朝阳医院宣传中心采访李沫时,她表示她只是做了一位医护人员应该做的:“我想,换成我们医院的任何人,都会出做出这样的选择,救死扶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是医护人员的一种本能。”
图片来自当时参加心肺复苏的第一位志愿者发的朋友圈
宣传中心 程驰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