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脾胃虚弱,损害身体根基。
中医理论中有“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为后天之本”等说法。用大白话讲,就是我们身体所有活动需要的能量,都需要脾胃运化,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好坏。
脾胃好的人,吃啥都香,消化也顺,面色红润有神采。人一旦脾胃虚弱,很容易胃口不好,饭后腹胀,身体也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脾胃虚弱,身体容易出现5种症状
1.身体瘦弱,容易疲倦和生病
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张桌子吃饭的一家人,体格却完全不同。有的人很健壮,但也有人怎么吃都长不胖,身子很瘦弱,稍微动一动就喊累,还容易生病,这也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2.气血不足,脸色差,不红润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后,运化功能差,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供养不足,呈现在脸色就是面色发黄或者苍白,唇色白淡。这类人不光脸色差,还可能因为皮肤气血不足,代谢能力差,长出很多斑点。
3.饭后肚子胀,可能是脾胃不和
吃得东西并不多,但肚子却总是胀胀的,让人很不舒服,很可能是脾胃不和造成的。如果还有食欲不好和打嗝等症状,说明脾胃不和已经到了必须重视的程度了。
4.湿气重,大便黏腻,沾马桶
脾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运化体内水湿。一旦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就会聚集体内,造成湿气重。这类人群一般会觉得身体沉重乏力,舌苔白腻,大便黏腻粘马桶。
5.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和口臭
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食物淤积而化火,就会导致胃火旺盛。胃火熏蒸到口腔,就容易引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和口臭等问题。
一个中医传统食疗方,专门健脾养胃
脾胃问题,都说三分治七分养,所以光靠吃药是治标不治本的,养更重要。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中医里就有一个传统的食补方,专调脾胃虚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健脾八珍糕”。
八珍糕由明朝太医陈实功所创,从明朝开始,八珍糕就是皇帝、皇子们养脾胃的食方。但真正发扬光大,是清朝乾隆年间,太医对八珍糕进行了改良,随后在清宫风靡开来。御医们认为“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吃八珍糕,是它的忠粉,几十年都没有间断。据文献记载,乾隆帝每天早晚吃完饭,都会在喝茶时吃四到六块“八珍糕”。乾隆能活到89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与长期吃八珍糕,是有关系的。
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博士也在《百家讲坛》对八珍糕进行了着重解析:
我们一起来看看八种材料的作用:
山楂:开脾健胃,清理胃部积食。
麦芽:提升食欲,化积行气。
茯苓:祛脾湿,提升脾阳。
薏米: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芡实:健脾养胃,缓解胃胀和腹泻。
山药:健脾补肺,益气养阴。
白扁豆:健脾和胃,缓解腹泻。
莲子肉:补脾和养心。
这八种健脾益胃材料,相互搭配,有升有降,有补有泻,具有良好的健脾益胃效果。而且,它们都具有药食同源属性,可以长期食用。
哪些人适合吃八珍糕
1.气血不足的女性。吃八珍糕可补益气血,让血液循环更健康,使肌肤更红润细腻。
2.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这类人群经常胃口不好,肚子胀,大便黏腻,可以吃八珍糕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3.身体瘦弱的小孩。小孩身体瘦,爱感冒,多半是脾胃虚弱,具体症状包括不爱吃饭、积食、消化不良等。如果不及时调理,很容易影响生长发育。
4.肾虚的人群。八珍糕中的山药和芡实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的作用,很适合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等人群。
5.身体瘦弱的老人。八珍糕可促进吸收,提升老人身体的抵抗力。
如何在厨房做八珍糕
【材料】山楂、薏米、芡实、茯苓、山药、麦芽、白扁豆、莲子肉各30克,粳米面和糯米面各1.5千克,白糖适量。
小贴士:白糖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口味,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具体喜好添加。此外,如果是大便干燥的人,可以用具有通便作用的杏仁替换白扁豆。
【做法】把所有材料打成粉后,与白糖和面均匀混合,再加水把面和匀,用手搓成丸子,最后放入蒸锅蒸熟即可。
【吃法】每次吃一粒,约10克左右,小孩每天吃1~2粒,成人可以吃3粒。
除了孕妇不能吃,八珍糕几乎适合多数人,平时把它作为小零食,用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对养生特别好。
如果不想自己做,也可以直接吃做好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