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红网
向鲸在查看患者术前检查的腹平片。
【资料图】
红网时刻新闻8月9日讯(通讯员 黄雅兰)很多患者都有这样一个困扰:为什么做了体外碎石,肾结石却还在!对此,长沙京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向鲸表示:体外碎石虽简单便捷,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效果却无法保证。如果为追求排石效果而盲目体外碎石,还可能带来“副作用”,甚至威胁生命。
体外碎石后,为什么结石可能还在体内?
众所周知,泌尿系结石可以用体外碎石来治疗。但它并不是“万金油”,而是有严格的适应症:肾结石直径大小需在2厘米以内,且需泌尿系统无梗阻、积水、感染,无凝血功能异常、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无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等禁忌症。
那是不是只要符合这些适应症,做了体外碎石,就可以把结石震碎排出体外了呢?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向鲸表示,体外碎石虽然因价格低廉、简单便捷而倍受患者喜爱,但它的治疗效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在临床上常出现结石碎不了、排不出的情况。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以下4大原因有关。
原因一,结石质硬或偏大。结石的成分有很多种,有硬也有软。比如肾结石中最常见的草酸钙结石,由于钙结石成分高,其质地一般坚硬如同自然形成的石头般,而不易破碎。此外,体积偏大的结石,也可能因体外冲击波力度有限出现没打碎的情况。
原因二,结石位置不佳。肾脏可分为上盏、中盏、下盏三部分,处于不同位置的结石,其碎石后排石的难易度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肾下盏处于肾盂下方,因此相比上、中下盏,受重力因素影响更不易排出肾脏外。
原因三,输尿管管径狭窄易发生梗阻嵌顿。输尿管作为排出肾结石的必经之路,它存在3个生理性的狭窄,其中最为细小的一处其直径仅为2-3毫米。因此,体外碎石后的肾结石,在向下排出时,容易在这些位置发生梗阻嵌段,而无法再向外移动。
原因四,肾脏产生尿液量不足。肾脏功能的好坏也是影响排石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肾脏功能不好、处于下降状态,那么即使把结石震碎成粉末,但肾脏没有产生足够的尿液,那么还是无法将结石冲刷出体外。
医生建议:体外碎石不应超过3次,出现梗阻建议及时手术治疗
“体外碎石虽然简单便捷,但它对身体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切不可为了追求碎石效果,就一次不成,再来几次。”向鲸补充说道。
反复、频繁的体外碎石所带来的“副作用”,远比想象中要厉害得多。除了会使输尿管黏膜受损,形成瘢痕,甚至是难以逆转的纤维化,还可能导致输尿管狭窄,为后续进一步的治疗增添难度。此外,还会导致输尿管“石街”的形成,引起肾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若积水合并感染,还会引发脓肾、尿源性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威胁生命安全。
在临床上,一般建议同一部位的体外碎石次数不应超过3次。长沙京石医院专家温馨提醒,做完体外碎石后务必要留意排石情况,注意及时复查。如果体外碎石效果不佳,有结石梗阻和肾积水的迹象,一定要尽早就医,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将梗阻的结石取出、引流积水,这样才能更好保护肾脏功能健康。以免病情加重,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