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2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资料图片)
唐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前期国家实力强大,人民生活富裕,“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唐代开始实行均田制,把没有领有的土地划拨到流民手中。
唐代实行的赋税政策是建立在租庸制的基础上的。
政府通过实行均田制来强化对人民的统治,实行以户口为单位的赋税。但到了唐玄宗晚期,由于安史之乱,均田制被打破,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唐代以土地为基础,形成了两税法。
封建制度下,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小农经济又是支撑王朝兴衰的重要力量,随着历史的变迁,土地的规模也逐渐成为政府征税的主要依据。
唐代的均田制是怎样被打破的?两种税收制度是怎么运作的?唐代的经济和社会有什么改变?
一、租庸调整
1、租庸的构成
唐代前期实行的是“租”制,按户收税,“租”指的是每年上交的粮饷,“调”指的是每家每户每年要上缴多少布匹和绸缎。
“庸”指的是,每家每户在劳役期间,都可以上交一定的粮草和布料,以替代兵役。租庸制使人民的生产和休息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由于具有弹性和强制性,在唐代初期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赋税政策,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租庸制度的崩溃
租庸制的存在仅持续至唐玄宗末期,期间由于边民问题日益突出,藩镇势力不断壮大,唐代将节度使的权力下放给各地。
唐玄宗末年,是安史之乱的时期。节度使的权力极大膨胀,使唐代的赋税制度形同虚设。
地方节度使可以省略中央节制,直接征兵,而不需要进行租庸调剂。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均田制的瓦解。
二、双重税制
1、土地地位的提高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租佃制盛行,中央无力控制藩镇,导致大批人口迁移。
由于劳动力的高度富足,唐朝藩镇的赋税方式明显地失去了原有的赋税方式,而使赋税制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从而使土地价格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流动人口
由于安史之乱,导致了国内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混乱,大批农民丧失了土地,地主阶级加快了土地兼并的步伐,除了雇用一部分劳动力来耕种,还有大批的流动人口因为没有土地而生活不下去,不得不进入商品经济,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双重税制
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提议实行两税,鉴于均田制的解体和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建议把所有的赋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再分夏、秋两季,取代租庸制的赋税。
在这两种税法中,户税是不分主人和客户的,外来人口在这里生活,必须接受本地的管理,缴纳相应的赋税,而地税,不管是多少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田地多少缴纳赋税,而且,两种税法都主张,多收钱,少收实物,为唐代积累了大量的货币。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的农奴被释放,唐代的政治开放,商业繁荣,社会发展迅速,到了唐玄宗,甚至有了一家专门用来存放钱币和其他珍贵的东西的银行。
与今日的银行功能相似,唐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街上熙熙攘攘。
唐德宗时代倡导“通商惠民,国家法令”,显示了国家对商业发展的开放,这为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两税制的崩溃
在两税法实施还不到三十年的时候,由于当时的货币征收条件还不够完善,朝廷多次命令对缴税方法进行调整,实行实物代缴。
但久而久之,两税就变成了苛捐杂税,地方官府以巧取豪夺为借口,大肆掠夺平民。
列举了“间架税”和“除陌钱”等各种形式的未得到中央核准的赋税,对地方民众进行强制征税,使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两税制度早已彻底变质,名不副实。
摘要:唐代的“双税”是以藩镇割据为基础的,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的劳力被释放,都田制的瓦解,赋税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唐代对赋税的需要。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于以户税、地税为基准的“双税”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早期按这一制度进行征税,唐代的税收比以前增加了一百万贯。
然而,两税法并未对户籍进行调节,使贫富差距未减,而两税制度下的土地兼并更为猖獗,穷人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唐代的商品经济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税收制度不完善,所以货币经济一直未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