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前秦风云:15、云龙之变︳第一节:雷弱儿终究未能挣脱殷浩设的局

2022-11-17 19:34:11
A+ A-

【题记:本文为拙作长篇传记式历史小说《前秦风云》第二部「华夏君王」第一章「云龙之变」第一节。此次刊发暂将章号与第一部「华夏君王」顺接。】

【导读】


【资料图】

◇第十四章内容回顾:将东晋桓温逼退,前秦却出现了更大的危机。丞相苻雄对氐族功臣贵族掠买人口、聚敛财富的现象深感忧虑,为此还跟妻子苟氏发生了争执。他很快病逝军中。接着又发生了苻菁的反叛。苻健心力交瘁死去,仓促之间传位给儿子淮南王苻生。苻生残暴,一继位便开始诛杀元老重臣。吕婆楼终于找到了王猛,并安排他跟苻坚见面。时间跨度:354年六月至355年十一月。

◆第十五章内容简介:前秦第二任丞相、羌族头领雷弱儿遭满门抄斩。面对苻生的暴虐,各方相时而动:苻坚、李威、王猛等游览汉宣帝杜陵,司空王坠来见清河王苻法,强太后召见弟弟强平。强平很快被苻生杀害,邓羌等人也被外放。赴任咸阳,邓羌遇见失踪多年的蒲府车夫孟祥。吕婆楼为邓羌饯行时,故意将地点选在秦将白起当年自刎处。桓温第二次北伐,打败姚襄,占领洛阳。姚襄辗转来到河东,突入关中,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死亡。姚苌继领部众,归降前秦。苻法和苻坚兄弟发动云龙门之变,星夜夺位。时间跨度:355年十二月至357年六月。

★第一节内容简介:原东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遭废黜后被流放到东阳信安。他的外甥韩伯在陪伴了二年后要离去,让殷浩十分伤感。然而殷浩的遭遇跟前秦丞相雷弱儿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苻健和苻雄兄弟当年将计就计大获成功,但时过境迁,作为棋子的当事人雷弱儿,最终却因此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故事发生时间:355年十二月。地点: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市),长安。

城外的码头上,伫立着一位年逾半百的老者,他正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水中扬帆行进的舟船。他是原东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站在身边的这个年轻人,是殷浩姐姐的儿子韩伯。他的左肩上斜挎着一把用布袋包裹起来的雨伞,右肩上挂了一个装得鼓鼓的包袱,一副要出远门的装束。

此处是扬州东阳郡信安县(治所在今浙江衢州市)。眼前的这条河古名瀫水,又称信安溪(即今衢江)。三国时期这里名叫新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亡孙吴,因为北方已有一个新安县(治所在今河南渑池县境),便将此处更名为信安县。

永和十年(354年)正月,参综朝政的殷浩主持北伐遭遇惨败,东晋朝廷不仅将他废免,而且还按照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温提出的“摈之荒裔”的要求,将他发配至此。

韩伯跟舅舅的感情很深,他主动陪伴落难的殷浩来到信安,时间快二年了。今天他将离开这里,应召前往建康,去给抚军大将军、会稽王司马昱做幕僚。

“阿舅,你有话要捎给会稽王殿下么?”韩伯小心翼翼地询问还在极目远望的舅舅。

“康伯,见到你娘,就说阿舅一切安好,叫她不必挂牵。”说完这句话,殷浩将目光收回来,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原东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字渊源)

韩伯字康伯。尽管知道舅舅是在明知故问,他还是将刚才说的那句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继续观颜察色。

殷浩冷冷一笑,说:“他将我推至百尺楼上,却又扛起梯子走人。这种人,我跟他还有何言语呢?你要记住:他若问及我,你大可不必理会!”

韩伯听后默然无语。这一年多来,他跟舅舅形影相随。对于自己的人生起落,舅舅从表面上看口无怨言,谈咏不辍,并不见半点落寞,但内心里却藏掖着万古愁绪。

刚来的那段时间,他经常看见舅舅用手指在空中比划,那动作和神情都颇显怪异。有一天,他从书房的纸篓内取出几张被揉做一团的废纸,发现每一张的上面都写有“咄咄怪事”的字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舅舅用手指空书的,就是这四个字!

殷浩在出山面世之前,“为风流谈论者所宗”,韩伯作为他的外甥,自然引以为荣。然而,殷浩主持朝政数年的作为表明,说与做并非是一回事。殷浩尽管有德有言,却并非那种经国治世的人才,于军事更是一个门外汉。这个评价如今已成为朝野的一个共识,韩伯也不得不认同。他只是觉得,朝廷将自己的舅舅逼出来救世,一旦未达目的便“摈之荒裔”,这未免太过刻薄。

浙江衢州古城墙(唐代以后)

作为局中人,殷浩对此更是耿耿于怀。时至今日,他既没有追悔自己对苻秦雷弱儿和梁安等人所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曾痛恨羌族首领姚襄的临阵倒戈,甚至对发小桓温的落井下石,他也可以做到处之泰然,唯独对将他千呼万唤出来的会稽王司马昱耿耿于怀。

韩伯当然能看出舅舅的心态,所以一开始他并不打算接受司马昱的征召,但舅舅却要求他早日启程。

殷浩如今对东山再起已不抱任何希望,所以要主动断绝韩伯为自己鸣不平的念想,但他不会因为自己而耽误外甥的前程。他很喜欢韩伯,认定这个外甥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韩伯小时候家境贫寒。有一年到了大寒节气,母亲才开始为他做棉袄。母亲告诉儿子,她先将棉袄赶出来,然后再为他做裤子。正手握熨斗取暖的韩伯却说,只需做棉袄,裤子可以省去。母亲问他为何这么说,他回答:“火放在熨斗里面,柄就热了;我上面穿了袄,下面也就暖和了。”母亲听后忍不住偷偷落泪。

当殷浩从姐姐口中获知此事时,立即感觉这个外甥非同寻常。他把韩伯接到身边来,亲自调教。他的家中经常有名士聚会,终日竞谈。聪颖的韩伯耳闻目染,对玄学产生了兴趣,同时又留心文艺,很快展示出自己良好的思辨能力,有了美名。不过每当韩伯参与论辩、赢得赞赏时,作为舅舅的殷浩尽管心里面乐滋滋,但嘴上却故作矜持:“康伯未得我牙后慧!”这便是成语“拾人牙慧”的由来。

殷浩

“康伯能自标置,终究是出群之器。”殷浩曾如此评价自己的外甥。然而,这位江左大名士可以看出外甥韩伯能够自定位置的优点,对他自己因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而跌入人生低谷的际遇,却始终未能作出反思。人生的头一个对手极有可能就是自己,殷浩能够通晓老庄,深耕玄学,精通医术,可就是无法将自己琢磨一个透。这让人感到叹息。

船来了。韩伯跟舅舅依依惜别,登舟离去。

寒风凛冽,孤帆渐远,目送外甥站立船头的身影,殷浩情不自禁地吟诵西晋人曹摅的诗句:“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他瘦长的脸上,两行浊泪潸然而下。

殷浩不会知晓,他的沦落天涯比起另一个人的遭遇,只能算作小巫见大巫。而且,他还是酿成此人人生悲剧的一个推手。这个人是苻秦的第二任丞相、羌族首领雷弱儿。

就在长安城中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做着准备的时候,一场异常惨烈的血光之灾,却突然降临到雷弱儿的头上。

那天,雷弱儿退朝回家不久,又有宦官前来传达皇帝苻生的口谕,他连忙赶回到宫中。

来到太极东堂,雷弱儿并没有见到大秦皇帝,等候在此的只有一位宦官和数名羽林军士。这位宦官一改往常的谦卑,板着面孔向雷弱儿宣读大秦皇帝的诏令。内中所列的通敌罪状,让雷弱儿听了大惊失色,气得浑身发抖。当羽林军士围拢上来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自知已经无法挽回,不仅未作抗争,反而镇定下来,只是用苍凉的声音喊道:“太祖,雷弱儿来陪你了!高祖、魏王,不知你们打造的大秦,日后将成何等模样!”说完,他自己迈步走出了东堂。旋即遭到杀害。

稍后,一支羽林军又开进了位于北阙地带的雷府,将雷弱儿的九子、二十七孙悉数收捕,当日即全部诛杀。

在部落时期,雷弱儿的地位仅次于首领苻洪。开国之后,也只是位居苻健和苻雄兄弟之下。堂堂的大秦第二任丞相,缘何沾上了通敌的罪名、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终极的原因,当然是第二任君主苻生要将他除掉。即位四个月,接连杀掉四位辅政大臣,苻生的心里一度也稍许有些不安,担心会不会因此激起文武大臣的抗争。不过他很快发现,包括丞相雷弱儿在内的元老重臣,似乎都被自己的威严所慑服,并未有明显的对抗。他心里暗自高兴,觉得父亲的临终遗言简直不亚于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这一招既然如此有效,那他自然还要接着干。将位高权重而又性格刚直的丞相雷弱儿搬掉,只是时间的早迟。

前秦第二任丞相雷弱儿是羌族人

直接的诱因,是雷弱儿开始了反击。出于利国又利己的考量,这位羌族首领采取了迂回的策略,尽量避免跟君主发生正面的冲撞,而是选择跟苻生的几位亲信分庭抗礼,同为羌族的赵韶、赵诲兄弟,成为他的主要目标。他数次抓住赵氏兄弟祸国乱政的事实,公言于朝,予以严厉斥责。

刚刚擢升为尚书右仆射的董荣,又一次充当了罗织罪名、递刀子的角色。

尽管将辅政大臣悉数除掉,是赵韶、赵诲兄弟和董荣的一个共识,但在先后顺序上面他们却存有分歧。赵氏兄弟希望将辅政大臣、司空王坠作为下一个,而董荣则主张尽快将丞相雷弱儿拿下。

董荣在枋头期间曾是王坠的主要助手。他不想现在就去碰王坠,并非出于什么个人感情。作为读书人,他比二赵想得更为长远,感觉他们相互之间迟早也会成为竞争的对手。既要剑指辅政大臣,又可让二赵渐失人心,这是他暗中追求的一个目标。

赵韶、赵诲兄弟尽管对丞相雷弱儿充满敌意,但是他们内心里面又颇存顾忌。如果说大秦皇帝是一座大山,那么对于羌族部众来说,丞相雷弱儿又是其中的一个山头。这对兄弟之所以想到让赵俱出任尚书令,就是打算另立一座山头,无奈他们的那位堂兄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深知同族相噬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目前还不打算贸然对雷弱儿下手。

著作郎董荣被苻生擢升为尚书右仆射

这时,董荣想起来一件事。他在做著作郎时,可以接触到皇家的机密档案,曾见过雷弱儿上交的那封东晋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派人送来的密信。见赵氏兄弟迟迟不敢出手,董荣便怀揣这封密信来见苻生。将信看完,苻生大喜,当即拍板以通敌的罪名将雷弱儿诛杀。事已至此,赵氏兄弟也只得顺水推舟,并提出既然属于通敌那就得满门抄斩——对于雷弱儿,他们认定必须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二年前,得知殷浩写信诱降雷弱儿和梁安等人,秦开国丞相苻雄灵机一动,决定将计就计,上演了一出将殷浩父亲殷羡留下的“误付洪乔”旧典翻新的好戏,使得殷浩北伐折戟而还。事后,苻雄将殷浩的那两封密信上交朝廷,作为皇家机密档案封存,本意是要让顾全大局、忠心报国的雷弱儿等人来日青史留名,孰料这封信在他死后二年,竟然成了雷弱儿的一道催命符。

世事就是如此无常!

上节:一对未来君臣,相见宛若平生

下节:杜陵怀古

责任编辑:bH_0432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