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读《古文观止》,品文言之美。吸古今之精华,学人生之智慧。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二十一篇——《齐国佐不辱命》。
此文选自《左传》,记录了齐国大夫宾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喝退晋国的故事。在初读完此文后,我真心认为这篇文章不配入选《古文观止》,因为实在是太“中二”了。晋国正卿郤克提的要求很“中二”,根本就不像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提出来的。宾媚人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也没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这俩人似乎纯属在浪费时间。而当了解我整个事情的背景后,我发现是我格局小了,原来这篇文章不是在记录军国大事,而是在教我们为人处事啊。
以下是读书分享:
【原文1】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白话1】
晋军追击齐军,从丘舆进入,攻打马陉。齐顷公派遣宾媚人向晋国赠送纪国的甗、玉磬和还有土地。并交代他说:“如果晋国还不答应,那就听他们的吧。”
晋楚邲之战的影响
这篇文章记录的是公元前589年齐、晋鞍之战之后的结果,以齐国大败告终。齐顷公不得不割地赔款,请求晋国的谅解。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齐顷公的态度非常虔诚,基本上“任人宰割”了属于是。然而,仅仅在三年之前,他可不是这样的,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当时有多嚣张跋扈,现在就有多低三下四。”
故事还得从晋楚邲之战开始说起。
大家都知道,郑国乃晋楚两个必争之地,这些年来一直就没消停过。从公元前608公元前606年的三年中,晋国四次伐郑,郑服于晋。而在公元前606年到公元前598年的八年中,楚七次伐郑,郑又转而服于楚。
此时的郑国也看明白了,我这辈子是没好了,你俩整吧,谁赢我服谁。于是,在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励精图治,亲率大军再次围攻郑国,准备跟晋国决一雌雄。晋国这时候当然也不能怂啊,晋景公就派荀林父率三军再次救郑,双方在邲地展开争夺。最终,晋国因内部将帅不和,又怕秦国在背后偷袭,输掉了这场关键的战役。此役之后,中原霸主之位正式易主,楚庄王掌握了霸权。
在邲之战之后,楚庄王趁热打铁,又率兵围攻了宋国,宋国顽强抵抗,国内已经都达到“易子而食”了的程度了,最终还是没坚持住,投降了楚国。再之后,因为已经被晋国压制太久,齐国也开始了反晋大业,投靠楚国。不仅如此,年轻的齐顷公还出人出力,帮助鲁宣公去对抗权臣“三桓”,目的就是要拉着鲁国一起反晋投楚。
此时的楚庄王是如日中天,中原的郑国、宋国、鲁国、齐国都成了他的小弟,西边的秦国还跟他眉来眼去,可以说楚庄王达成了“春秋五霸”中功业的顶峰。
而此时的晋国很孤独,随之也进入了蛰伏期,开始养精蓄锐。同时,晋国也很迷茫,环顾四周,曾经的小弟都已经背叛了他。其中,就以齐国年轻的君主齐顷公跳得最欢。
狂妄的齐顷公
公元前592年,楚庄王死的前一年,经过了五年的蛰伏,晋国试图打破这内忧外患的困局,晋景公派郤克出使齐国,想与齐顷公参加一次盟会。按理说,你如果不想参加,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了算了,或者说干脆不去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而齐顷公呢,选择了一种最“作死”的做法。他选择了嘲笑和讥讽晋国的使者,当时晋国的中军佐郤克,史载:
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郤克偻,而鲁使蹇,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
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晋国的使者驼背,鲁国的使者跛脚,卫国的使者瞎了一只眼睛,齐顷公不仅不同情,反而找了一些症状一样的下人们去给他们做引导员。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让他的母亲在大殿楼上看,而这个萧同叔子,也就是齐顷公的母亲,一下就没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伤自尊了,真是太伤自尊了!
要知道,能当各国使者的人,别管人家身体条件怎么样,人家在国内也是贵族。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大背景下,一群有头有脸的男人,在大庭广众且非常严肃的国家外交环境之下,被一个女人取笑,这是何等的屈辱。
等此次外交活动结束,郤克当即就表示:
郤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
此仇不报非君子,我跟他没完!不论是郤克和齐顷公之间,还是晋国和齐国之间,这梁子算是解不开了。
等郤克回到国内,没事就鼓捣晋景公伐齐,一开始晋景公还非常不耐烦,总是拒绝:
至国,请君,欲伐齐。景公问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
别总想着公报私仇,自己的事,别上升到国家层面。然而,这个理由只是幌子,晋景公在等,等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说来就来,一年之后,楚庄王死了!楚庄王死了!楚庄王死了!而且正好还赶着晋国的正卿魏文子退休,轮到郤克主政了,这下我看你齐顷公还怎么嘚瑟?!
郤克瞬间就带着军队杀向了齐国,齐顷公将太子疆派到晋国为质,晋国退兵。
因为楚庄王死了,齐顷公在晋国那受的委屈也没办法去找晋国算账,于是他就是欺负别的国家,齐顷公去讨伐了鲁国,鲁国向卫国求助。真不知道说鲁国点啥好,你找卫国求什么救,你俩绑在一块也打不过齐国啊。我估计是鲁国因为之前亲楚的事情抹不开面子,想通过卫国的嘴向晋国求救。
卫国果然想晋国求救。晋国,也就是郤克一听来劲了:“打!我要狠狠地打!”随即就让晋景公给他派兵,这派兵的过程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晋景公:“郤克,我派七百乘的士兵给你,好吧?”
郤克:“七百乘?不不不,七百乘是当时城濮之战的兵力,当时咱们是因为三军用命,将帅英明才打赢了,现在七百乘肯定不够,给我八百乘吧。”
晋景公:“好,给你八百乘,并派栾书和韩厥跟着你。”
瞅瞅,跟楚国打城濮之战的时候,才用了七百乘。去攻打一个相对弱小的齐国,非得要八百乘,这郤克心里是得多恨啊!这是奔着灭国去的!
【原文2】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白话2】
宾媚人送上礼物以后,晋人果然不答应,说:“必须用萧同叔的女儿作为人质,而且要使齐国境内的所有田垄都顺着东西方向走。”
郤克的怒火
郤克率领晋国、鲁国、卫国的军队,三下五除二就把齐国打败了。然后就到了谈投降条件的阶段。按理说,投降嘛,无非也就是割地赔款,并保证以后乖乖听大哥的话。也没啥别的花样。但这次鞍之战就不一样,郤克提出了两个非常“离谱的要求”:
第一,必须用萧同叔的女儿(齐顷公的母亲)作为人质。
第二,必须要使齐国境内的所有田垄都顺着东西方向走。
作为晋国的主政官员,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郤克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要求无论在礼法上还是在可行性上都站不住脚,齐国根本不可能满足。那他为什么还要提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要发泄他心中的怒火。他要报萧同叔子的一笑之仇,同时向齐顷公传递一个信号:“你当时怎么对我的,我现在就要加倍还给你,你不尊重礼法,不尊重晋国,不尊重我,我现在以牙还牙,别想着这次能轻易过关。”
【原文3】
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
【白话3】
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那是我们君主的母亲啊。如果将两国平等看待,那么,那她也是晋君的母亲啊!您向诸侯发布命令,说必须把晋国国君的母亲作为人质,当作凭信,您这样做,是把王命令置于何地了呢?这是以不孝的名义发号施令啊。《诗经》上说:‘孝子行孝道,没有亏缺,上天就永远赐给你们福禄。’假如用不孝的行为去号令诸侯,这不是把自己归到了无德的行列里吗?
齐国的变数
按照齐顷公的态度来看,其实应该是可以满足郤克的任何要求的,毕竟已经放话说:
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郤克其实也知道齐顷公是个色厉内荏的家伙。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狂妄自大,不知深浅的人都有这个特点——搞事情的时候不计后果,出问题的时候就怂得不行。
然而为齐国出使的大夫宾媚人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即使他同意了郤克的要求,回国之后齐顷公也不能怪罪他,毕竟是有言在先的。但是,作为齐国的主政官员,他知道这两个要求意味着什么。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郤克的要求,宾媚人开始了他的表演。
第一步:动之以情
关于把萧同叔子送到晋国作为人质的问题,宾媚人打的是感情牌。以孝为切入点,突出萧同叔子的辈分是齐顷公的母亲,而不是一个女人。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现在以这种方式羞辱了我们齐顷公,以后别人就会有样学样,以这种方式羞辱你们晋国的君主,你能保住你们晋国会永远强大么?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就因为你现在不孝无德的行为,让你们国家的君主面对这样的窘境,你负得起责任吗?所以,你消消气,咱们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吧。
【原文4】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
【白话4】
先王划分疆界,治理土地,要看土地做什么,然后安排能得到利益的事情。所以《诗经》上说:‘我划分疆界,我治理土地,那田埂有的是南北走向,也有的是东西走向。’现在您划分和治理各国的土地,却说‘田埂必须是东西走向’,这只是为了您的兵车进攻的方便,不顾地势是否适宜,这恐怕不是先王的命令吧?违反先王的命令就是不义,又凭什么做盟主呢?晋国确实有过错!
第二步:晓之以理
关于把齐国土地都变成东西走向的问题,宾媚人打的是利益牌。以利益为切入点,所谓:
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那意思就是说,您别那么固执。您现在已经获得了我们的臣服,而只有我们的土地能多产出粮食,更合理的利用,才能拿出更多的东西来孝敬您晋国。如果你现在强行让我们把土地改成东西向的,我们拿不出东西,你的利益就会受损,你这仗就打亏了呀,这不是您想看到的结果吧,您不能因为您的一时之快,而不顾长远利益啊。所以,您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
【原文5】
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白话5】
四王治理天下的时候,都是树立德政,满足诸侯的共同愿望;五霸称霸的时候,也是勤勤恳恳地安抚大家,共同执行先王的命令。现在您想联合诸侯,却只企图满足自己无限的欲望。《诗经》上说:‘施行宽和的政治,各种福禄都会汇集了来。’您施行的政治实在不宽和,因而抛弃了各种福禄,这对诸侯又有什么害处呢?
第三步:示之以利害
软话说完了,开始稍微上点态度了。那意思就是,现在您晋国还没恢复元气呢,你还是需要将诸侯们团结在您的周围,现在别的诸侯可都在旁边看着呢,如果您事情做绝了,他们以后就不敢再去投靠您了。所以我建议您,还是见好就收吧,您放心,只要您这次放过我们,继续施行德政,我保证我们齐国跟您站在一起,不再有其他想法了。
【原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