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患高血压的朋友问华子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择降压药的时候,总是说,先选择普利类降压药物,如果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可以用沙坦类药物进行替代。降压药的选择,都要遵循先“普利”,不行再换“沙坦”的顺序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子说,并不一定。“普利”与“沙坦”都是一线降压药,两者都可以用于高血压治疗的首选用药,只不过治疗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群更适合先选择普利类药物,而中青年人群,则适合先选择沙坦类药物。
一、“普利”与“沙坦”作用于同一血压调节系统
人体血压的调节,有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具体的流程是肾脏分泌出的肾素会与血管紧张素原结合,转化为血管紧张素1,然后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1会转化为血管紧张素2。
血管紧张素2,是人体收缩血管最强的物质之一,它会与血管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血管收缩。
普利类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可以阻止血管紧张素1转化为血管紧张素2。而沙坦类药物是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ARB),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2与血管上的受体相结合。
也就是说,“普利”与“沙坦”,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但都是作用于同一系统(RAAS)的降压药物,两者最终都是通过减少了血管紧张素2的作用而降压。所以两者不能联用,否则降压作用不会加强,而副作用会大幅增加。
二、普利类药物会作用于缓激肽系统
普利类药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同时还会抑制缓激肽水解酶的活性,从而导致人体内缓激肽水平升高。可以促进一氧化氮(NO)以及前列腺素(PGI)的生成,产生扩血管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更强。适用于伴有糖尿病、左室肥厚、心力衰竭、急性心梗的高血压患者。
但缓激肽水平的升高,也会造成肺部前列腺素合成增多,对支气管中的神经末梢造成刺激,而引起干咳的症状。大多数人对缓激肽可以很好地耐受,有15%的人会出现干咳症状,最终有3%左右的人,会因为干咳而停药。
三、沙坦类药物不会引起干咳
沙坦类药物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2与血管上的受体结合,可以阻滞血管紧张素2介导的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和促使心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效应,导致外周阻力下降,使血压降低。而且沙坦类药的还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适用于有痛风的高血压患者。
不过沙坦类药物不影响缓激肽系统,较少引起干咳。所以在使用普利类药物时,如果引起了难以耐受的干咳,可以使用沙坦药物进行替代。但也正是因为沙坦不影响缓激肽系统,所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较普利类药物要弱一些。
四、首次用药选择“普利”还是“沙坦”
首次用药的选择,老年人群多数存在心脏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疾病,而普利类药物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更强一些。所以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通常先选用普利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不能耐受的干咳副作用,再考虑用沙坦类药物替代。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血管功能更为正常,主要用药目的是为了控制血压,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通常选用副作用较好的沙坦类药物进行治疗。
总结一下,普利类药物与沙坦类药物作用于同一血压调节系统,两者降压作用相似,但普利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更强,所以适合用于并发心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而沙坦类药物的副作用小,如果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干咳副作用的人,可以选择用沙坦类药物来替代。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