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监督身体的健康,各类体检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验血,验尿,CT等,都是常规的体检手段。但是,有这么一项检查,即便是心思稳重的成年人也“闻风丧胆”,它就是肠镜。
(相关资料图)
而之所以大伙对肠镜如此排斥,还是与它尴尬的检查过程有关:医生会将手指,或者成像仪器,从“菊花”捅入肠道,然后进行病症检查……光是想象,可能不少朋友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肠镜是预防肠癌的“金标准”,尤其是45岁以后的人群,更推荐定期做一次肠镜检查。
为什么说,肠镜是预防肠癌的“金标准”?
现代医学筛查癌症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影像学的方式,也就是CT、B超等。通过医学影像的方式,医生能够直观地看出哪个器官可能存在疾病隐患,达到筛查的目的。
但是,CTB超等影像学方式,针对肝、心、肾等器官的检测很有效,因为这些器官大致上是“实心”的,没有内腔存在。但对于胃,肠道这种“空心”器官而言,癌症隐患可能出现在内壁上,通过影像学检查,是很难看出来的。
而这时,直接从菊花进入肠道,然后将肠道内壁情况“一览无余”的肠镜,自然也就成了筛查肠癌的最佳选择,因此也成为了预防肠癌的“金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肠癌年均新发病例在25万左右,并且仍然呈现出上涨趋势。预防肠癌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尤其是45岁以上,更是肠癌的高发期,定期肠镜很有必要。
45岁以上是肠癌高发期,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一方面,45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代谢能力开始下降,肠道更容易出现毒素淤积,从而增加肠道炎症以及肠癌的风险。
另一方面,45岁以上人群因生活负担,精神压力等一系列因素,存在熬夜,酗酒,抽烟等行为者居多,而这些行为也是造成肠癌出现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根据流行病学的数据,中国肠道肿瘤发病率从50岁开始会开始出现明显上升,因此从45岁做肠镜,也能有效筛查早期肠癌。如果发现早期肠癌症状,更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检查。
4种肠癌早期症状,45岁以上尤其注意
第一种:大便潜血
大便潜血,指的是粪便中混合黑色或者暗红色的血块,说明在粪便形成前,肠道流血掺入粪便,从而形成了这一情况。而早期癌症细胞团非常不稳定,受到挤压和碰撞就很容易有类似的出血症状出现。所以,长期有大便潜血的情况要警惕。
第二种:排便长期不成形
粪便不成形,意味着在排出过程中可能有外物阻隔,可能是息肉和囊肿,同样也有可能是早期癌症。例如断裂性粪便,凹槽性粪便等,每天上完厕所不妨观察下马桶,经常遇到类似的异常粪便,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第三种:下腹间隔性疼痛
早期肠癌不会造成长久型的疼痛,疼痛感可能会间断性的出现。因此,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下腹疼痛的情况出现,就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早期肠癌风险。肠癌所造成的疼痛多为钝痛或绞痛的症状,注意识别。
第四种: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是肠道受到刺激后,功能紊乱的典型症状。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也有可能是早期癌症隐患,对肠道功能造成影响。
如果长期感觉自己便秘,腹泻症状交替出现,并且伴有肛门肿胀,腹部包块等一系列标志出现,也需尽早警惕。
综上所述,早期肠癌的症状,45岁以后的朋友尤其要注意,一旦发现,要加以重视,同时更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进行确认。这也进一步凸显了肠镜对预防肠癌的重要性,定期去做很重要。
定期做肠镜很重要,几年一次比较合适?
医院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次肠镜管10年”。
可能一些朋友觉得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从早期囊肿或炎症,到最后形成肠癌,临床上数据为7到10年左右,对于45岁以下的人来说,做一次肠镜没发现肠癌隐患,10年左右大概率不会出现肠癌成型的情况。
因此,低于45岁的人群,7到10年做一次肠镜即可;
但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因为已经处于肠癌高发期,做肠镜的间隔也要有所缩短,一般建议在5年做一次比较安全。
另外需要提醒45岁以上的朋友,想要彻底筛查肠癌,光做肠镜并不是“完美”,人体右侧结肠通常是肠镜观察的死角,所以在做肠镜的同时,也配合医生做好右侧结肠检查的相关措施,才能更好的预防肠癌,保护身体健康,还请各位能够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