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神医之一,华佗的医术在《后汉书》和《三国志》里都有记载。华佗不是神仙,对少数疑难杂症并不能药到病除。但是他通过诊脉、看气色就能断人生死,精确地预知患者还能活多久,这也是中医最厉害的地方。
比如,三国时代的牛人陈登爱吃生鱼脍,患了很严重的寄生虫病,后来找到华佗,吃了华佗开的药,吐出一大堆蠕蠕而动的虫子。但华佗说这病根除不了,三年后还会复发,到时候如果找不到良医就没治了。三年后,陈登没找到华佗,旧病复发而亡。
(资料图片)
还有一个名叫李成的军官,常年咳嗽,久治不愈。华佗一看,说他患了肠痈,不能彻底治愈,先给他开了二钱药。李成服药后病情渐渐好转,华佗又给他配了定期服用的备用药,说18年后你还会犯病,如果没有这种药,性命难保。
五六年后,李成的邻居患了同样的病,上门求药来了,李成不忍拒绝,把珍藏的药给邻居分了点。后来李成去沛国谯城找华佗配药,可是华佗已经被曹操抓起来了。结果李成再也搞不来那种药,18年后病死。
华佗剧照
中药材的发现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少药材更是古代医者冒着生命危险发现的。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收录了300多种药材,到明代的《本草纲目》已收录将近1900种,如今更是多达五六千种。
在古代,有少数中草药是病人无意间“吃出来”的。据传,华佗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故事出自中医典故。
当初,华佗诊治了一个浑身泛黄,面部、眼睛也发黄的患者,身体瘦弱。华佗知道那是“瘟黄病”,也就是黄疸症,可当时还没有对症的药。华佗试着医治,却毫无效果,只得告诉病人,自己也无能为力了。
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又遇见那个病人,吃了一惊,本以为对方可能病故了,谁知那人面色红润,已经好了。华佗又惊又喜,问他吃了什么药,哪个医生的药方?对方却说,根本没再看医生,本来都不指望痊愈了,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问他最近吃了什么。那人说,最近家乡闹饥荒,吃了一阵子野草。华佗说这就对了,吃的什么草?那人说不上来,就带着华佗来到山坡上,指了指一片绿茵茵的野草。华佗很高兴,原来那是很常见的青蒿,就赶紧采集一些,给其他瘟黄病人服用。
谁知试了几次,采回去的青蒿毫无疗效。华佗意识到可能是采药时机不对,又找到之前的病人,问他几月采摘的青蒿。那人说,是三月里的。于是,第二年春天,华佗采了一些二、三月间的青蒿,拿给瘟黄病人服用,果然一个个都痊愈了。
但是过了三月,到初夏时节采摘的青蒿还是不管用。为搞明白青蒿的药性,华佗第三年又研究一番,总算搞明白了,只有二三月间采摘的青嫩苗有药效。他把青蒿取名为茵陈蒿。这就是传说中的“华佗三试青蒿草”。
后来民间出现一句谚语,据说也是华佗留下的,“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意思是,错过了采摘时节,茵陈就不叫茵陈了,和柴火没什么区别。
《神农本草经》里这样描述茵陈蒿,“味苦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太(泰)山及丘陵坡岸上。”
《神农本草经》成书的时间很可能早于华佗行医的时间,所以茵陈蒿未必是华佗命名的,也无从考证。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茵陈的药用价值被发现了。
《医宗金鉴》记载,“天行疫疠发黄,名曰瘟黄,死人最暴也”,就是说瘟黄在古代是暴病,致死率很高,可见茵陈的发现多重要。
年代久远的医书《华佗神方》可能是后人托名而作,里面关于茵陈的药方有好几个,第一个就是“华佗治黄胆神方”。
茵陈在乡下很常见,一些地方叫“白蒿苗”。实际上,在现代《中国药典》里还有“绵茵陈”和“花茵陈”之分,前者是春季的茵陈幼苗,后者则是秋季采摘的老蒿,也是药材。只不过“花茵陈”有名无市,市面上一般见不到。
参考文献:《后汉书》、《华佗神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