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苑雪璐
运动后猛喝冰饮、大口急喝水、一次性喝太多水……三伏天,很多人端起杯子咕咚咕咚“一口闷”,这样似乎才过瘾。其实,我们每天喝水但不一定会喝水。据《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95.3%的人不会喝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健康管理师杨燕贻提醒,补水不科学,不仅起不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会造成心脏负担,甚至生命危险。
剧烈运动后不宜饮用冷饮
近日,福建一男孩运动后猛喝冰饮猝死的消息登上热搜。据当地媒体报道,福州19岁的男孩小辉(化名)暑假坚持每天打篮球,流一身汗后喝一瓶冰水。事发前,小辉打完篮球后拿起一瓶冰饮料一口气猛喝了个底朝天。喝完不到5分钟,小辉开始感到胸闷,紧接着就是一阵阵胸痛,休息了一会儿不见起色,反而越来越严重。球友见状,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小辉送往医院抢救。小辉被确诊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去世。
“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后,心脏还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在这种心脏相对高负荷的情况下,大量饮用冰水可能会刺激毛细血管的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诱发心脏疾患。”杨燕贻表示,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强大的体温调节能力,喝冰水不会对人体造成实质性伤害,但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等慢性病患者应慎喝冰水,也不建议刚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和3岁以内的婴幼儿饮用冷饮。
盛夏季节和运动条件下所需补充的水分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夏季参加大运动量活动前,可适量补水,运动过程中可酌情少量多次补充水分,运动后不主张一次性大量饮水。”杨燕贻表示,如果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建议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及时补充电解质、改善运动疲劳;运动后恢复充分后,可适当食用瓜果补充维生素。
日常生活中,也不宜一次喝水太快,快速饮水不仅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增加心脏、肾脏负担。“在保证足量饮水的前提下,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建议每次喝200毫升左右,小口慢饮。”杨燕贻说,不要等到口渴再去喝水。当身体发出“口渴”警报的时候,意味着人体已经失去了占体重1%至2%的水分,而失水量超过体重的15%时,各器官就会停止工作。
很多人听说过每天8杯水是健康饮水的标准。其实,根据个人体质、体型、年龄不同,喝水的量略有不同。
2022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其中提出了要足量饮水的健康理念,建议成年男性一天至少摄入1700毫升饮用水、成年女性一天至少摄入1500毫升饮用水、老年人一天的饮水量不少于1200毫升。
纯净水、矿泉水是不是更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认知的提高,人们对于饮用水安全和健康需求随之提高。不少家庭购买净水器,将自来水深度过滤和净化后得到纯净水。
“净水器确实能够将一些微生物或者有毒物质进行过滤,但滤芯为膜技术的净水器同时会将水中的矿物质过滤掉。”杨燕贻介绍,自来水中含有钙、镁这两种人体中常量元素,钙和人体的骨代谢、高血压发病风险密切相关,镁的摄入量也跟心血管疾病有关系。长期饮用净化水,可能会因为矿物质摄入的缺乏而导致浑身无力等症状,对正在成长的儿童青少年有比较突出的副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经常喝纯净水,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于喝自来水甚至喝矿泉水的人群。
杨燕贻介绍,按照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普通家用自来水已经过消毒处理,能够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生活质量,但饮用前应煮沸。此外,夏季气温高,水内容易滋生细菌,瓶装水、桶装水应在开封3天内饮用完毕。
部分人认为矿泉水是不能长期饮用的,担心矿物质含量过多会加重肾脏和膀胱的负担,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对此,杨燕贻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喝矿泉水和肾结石之间有绝对关联。”
“饮水应首选白开水,饮料、果汁等不能代替饮用水。”杨燕贻强调,人体需要40多种营养素来维持机体健康,通过水中的矿物质能够补充其中1%到20%的营养素。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家中的普通白开水已经能够满足人体健康所需,是经济实用的首选。
“高端水”真的身怀绝技吗?
气温节节攀升的同时,市场上的饮用水产品进入销售旺季,记者走访超市时发现,货架上悄然出现了一些“高端水”,价格不菲,号称拥有各种神奇功能。
某款碱性水声称PH值在8左右,广告中表示酸性体质的人如果长期处于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女性皮肤容易衰老,儿童易出现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老年人则容易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通过饮用碱性水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让体液恢复到正常的弱碱性,长期饮用有利于健康。
对此,杨燕贻表示,任何水喝到肚子里都会变成酸性,因为胃部存在大量PH值2.0左右的胃酸。用所谓的“PH值在8.0左右的碱性水”改善胃酸过多、痛风、尿酸偏高等症状是不现实的。像苏打水这类弱碱性水,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过量饮用还会导致钙吸收障碍。
某超市的货架上,一款进口低钠、弱碱性矿泉水售价14.8元/升,主打“婴幼儿饮用冰川水”,称婴幼儿饮用水需要低钠,以呵护孩子肠胃健康。
对此,杨燕贻表示,婴幼儿的消化系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滤过功能相对较差,过量摄入矿物质及盐的确会对婴幼儿身体造成影响。市面上的矿泉水包含的矿物质含量制定标准几乎都是按照成人标准来设计的,如果孩子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肾脏负担。
面对当下年轻群体中间存在的外形追求和颜值焦虑,某些商家顺势推出酵素气泡水,称内含锌、烟酸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改善皮肤、调节肠道、减肥等功效。
杨燕贻解释,酵素就是一种酶,实际上属于蛋白质的一种,人体需要的酶一般只能由人体自己制造,并且某一类酶会有其对应的功能,不可能通过外来饮品补充。
杨燕贻补充道,经过消化系统摄入的酵素会被胃酸完全分解,到达小肠不会再被吸收利用,更不能起到调节肠道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