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由于肾脏亏虚或泌尿系统紊乱的原因,经常出现夜间频繁起夜上厕所的表现,正常成人夜间排尿次数应在0~2次左右,若次数超过三次及以上,就要引起重视,多半是肾脏或泌尿道出现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一天的排尿量大致在1000~2000毫升左右,平均为1500毫升。
24小时内尿量超过2500毫升为多尿。
24小时以内尿量少于400毫升,每小时少于17毫升为少尿。
24小时以内尿量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
24小时内尿量超过5升以上为尿崩症。
正常情况下,成人一天的排尿次数多在8次左右,夜间排尿次数不会超过两次。
排尿次数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水量,运动量,排汗量,周围环境,个人情绪,饮食原因,遗传因素,睡眠状态等都会影响排尿次数的多少。
正常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有时尿液还会出现琥珀色,不管是哪种颜色,都是比较清亮透明的,没有沉淀物,也没有絮状物,排尿时也不会出现异常味道。
晨起后由于长时间未排尿的原因,尿液颜色会发黄,有明显尿骚味。
尿比重是指4℃下同体积尿与纯水的重量比。
尿比重受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功能影响,与尿中可溶性物质的数目和质量成正比,与尿量成反比,成人尿比重一般为1.015-1.025,晨尿最高。
根据医学研究表明,肾脏的正常修复功能和过滤功能都是在深度睡眠中进行的,使肾脏中损坏的细胞进行修复,这样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排泄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的次数是根据自身条件和税前饮用水的量进行判断。身体各项组织和细胞一天内损耗的水分大约在2500毫升,因此每天晚上要进行1~2次的排泄才算正常。
当肾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尿液量就会超过500毫升或起夜次数过多,这就代表肾脏内有炎症。
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的滋润,多喝水能够提高基础代谢率,加速全身的血液流动,减轻毒素垃圾的沉积。
若夜间饮水量过多,也会增加夜间排尿的次数,使你频繁起夜。
膀胱作为储存尿液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将水分及其他物质过滤成尿液后,就会流入膀胱中,等到膀胱充盈即可向大脑传递排尿的信号,促进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膀胱容量为300~500毫升,部分人会出现膀胱容量小的原因,由于储存空间有限,稍微有尿液产生,就会出现想要排尿的感觉,增加夜间排尿的次数。
排除是生理原因导致的,膀胱容量小,还要考虑是否是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如果是病理原因导致的,夜间排尿次数多,就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精神高度紧张,或长期处于抑郁情绪的人,都会因为不良的心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问题,增加夜间排尿的次数。
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会因为肾脏萎缩加重的原因,出现夜间排尿次数增多的问题。
夜间排尿次数多,并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其他器官的病变。
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
对于多数人来说,均没有夜间排尿的习惯,除非是睡觉睡得太晚或睡前饮水量过多,才会增加夜间排尿的次数。
很多人都觉得晚上不起夜是肾脏健康的表现,在肾脏中,肾小球起着过滤作用,而肾小管能够帮助吸收,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中的这两个部位也随之老化,尿液的浓缩功能也随之减退。
很多人晚上不起夜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心理作祟或真的太难,不想起床,而是选择以憋尿的方式将尿液我存在体内,一直到天亮后再排。
医生表示:憋尿是非常不健康的行为,长期憋尿不能及时排出尿液,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和压力,也会诱发泌尿道炎症,为了健康有尿一定要及时排出。
睡前注意饮水量,不要喝太多水,根据《中华人民膳食指南》规定:成年人每日最佳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即可,作业晚喝太多水或喝太多汤,都会增加夜尿的次数,也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为了晚上排尿次数减少,保证良好的睡眠和肾脏正常工作,可以选择临睡觉前进行排泄,避免肾脏出现负担,减少夜间起夜的次数,还能有效延长深睡眠的时间,恢复体力精力,提高第2天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如果平时吃的盐过于多,总感觉口渴想喝水,水摄入多了,人的尿液也会多,晚餐注意清淡,不要放太多的盐,可以通过放食醋等方式提味,平时少吃盐,减少食盐的摄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夜尿的排放。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或其他方面的疾病,需要服用利尿药或降压药等,这些药品很多会导致肾脏排出水和钠,因此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尿液会比较多。
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将这些药物安排在早上或中午的时候吃,而需要在晚上吃的时候,也应该早一点吃,而不要在临睡之前才服用。
穿袜子睡觉能够避免液体堆积在腿部,能减少尿频这种情况,每天晚上洗完脚之后可以穿上一双干净的袜子再睡觉,可减少夜尿多的发生,而且对足部的保暖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