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农村日报
刘江近照。 均为受访者供图
▲刘江在地里查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情况。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4月8日,雅安市芦山县的一处农田里,一位青年人正在给当地农技人员和乡亲们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规范。
这位青年人叫刘江,是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海归药学博士,专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其所在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研究团队的全体成员,正不断奔走于乡野间。海归博士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近日,记者采访了刘江。
海归博士 为农学研究发光发热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刘江一直在和药学打交道,然而回国后,他却投身到农学研究。
2013年,刘江在日本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回国,加入四川农业大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团队。此前,他一直从事的却是药学研究。
为何会弃药从农?“当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滑,国产大豆短缺问题严重。”刘江告诉记者,回国后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瞄准国家战略亟需,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刘江也曾犹豫徘徊。他发现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有望成为破解国内大豆危机的重要途径,他被杨老师长年潜心科研、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精神深深感动。
刘江说,在杨老师的感召下,他毅然放弃持续多年的药学研究,全身心投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应用基础研究。
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难题被逐一攻破,实现了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大豆100至150公斤,助推我省跃升为全国第三大大豆主产省、西南成为第三大优势产区,为解决长期困扰大豆生产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融合创新 科研之路硕果累累
“在入职前,曾有领导问我,自身专业背景似乎与作物栽培学不太相符,对未来的发展作何考虑?”刘江说,他当时回答的是将努力在大豆栽培研究中发挥专业所长,为团队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事实上,刘江也正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始终牢记“以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农民需求为己任,研发简便实用、高效生态的农业技术和机具,实现农业的高效、生态和快乐”的团队使命,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围绕如何提高复合种植大豆耐荫、霉变抗性,进而提升大豆产量、品质等问题开展科研工作。
“交叉学科背景让我在农业科研中找到了更多的创新可能。”刘江介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天然产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他创立了国内首个“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团队。该团队在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生理机制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交叉学科的融合也让刘江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硕果。近年来,他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学校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荣获了2017年度中国作物科技奖和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江还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也成为四川农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导和二级学院副院长。
“接下来,我将持续发挥专业特长,在农业科研领域发光发热。”刘江说,作为高校教师,他将恪尽职守,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而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他将持续聚焦农业“卡脖子”难题,坚持把该干的事情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