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资料图)
兖州区大安镇后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白仲强
心里有本“经”,托起村民致富梦
白仲强介绍养殖场内肉牛品种。
白仲强经营的肉牛养殖场。记者孔茜康岩
早年间白手起家,走南闯北寻找致富路径。靠着学习、实践,养牛大户白仲强15年来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殖经”,每年个人收入突破百万。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香满园。担当兖州区大安镇后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后的白仲强,通过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成立“众强”肉牛养殖合作社,推行“按揭农业”,收购粮食作物,多形式助力村民增收。如今,周边9个村的村民,受益于特色现代养殖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肉牛陆续出栏
运往全国百姓餐桌
早上5点多,天还未亮,收拾停当后的白仲强便一头扎进自家养殖场牛栏查看喂食情况。
“牛不吃食,可能生病了。”“气胀,可能是喂草料多了,食胀,可能是喂颗粒饲料多了。”……在白仲强眼中,每日早晚两餐喂食,是他及时查看每头牛生长情况的最佳“时段”。而一千余头牛看下来,最快也需要半小时。
“这边是西门塔尔牛,那边是奶公牛。”看着栏中体格健硕、毛色光亮的牛,白仲强忍不住介绍起来,言谈之中,这位70后山东硬汉满眼仅显柔情,喜悦之情不胜言表。
“春节期间,牛肉需求量加大,经常几十头的运往省外市场。”白仲强介绍,经过屠宰、加工等工序,他所养殖的肉牛将在春节时成为安庆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春节过后,有近300头牛陆续出栏,销往全国各地。每每想到这,他的心里便感觉甜滋滋的。
而这份甜蜜的背后,也曾是荆棘载途。
白仲强是村里有名的能人,他曾养过鸡、修过车、种过果树。2007年,看着村内闲置多年的6亩养殖场,他便动起了养牛的心思。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最初,白仲强拿出2万块钱做启动资金,与企业订单式合作养殖、回收,本以为可以小赚一笔,但不曾想,由于该企业未进行回收、自己又没有销路等原因,很快他便交出了养牛之路上的第一笔“学费”。
而后突发的群发性疾病,他交出了第二笔更为惨痛的“学费”。“2013年至2015年,那时一车就赔几十万。”白仲强说,一笔笔高额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为了让养殖场维持下去,干“牛经济”成为了他被“逼”出来的选择。
十年间,他跑内蒙、进东北、闯四川、入广东,业务足迹遍布全国。那时,为了多赚钱,他一个人开车,收牛、运牛,一开就是三天两夜不停歇,饿了就拿起火腿肠垫两口。短短几年,他就开坏了三台车。而为了能让自家贩运的肉牛尽快完成屠宰,他更是守在外地屠宰场,帮着工人搬抬、挂肉,好几天不合眼。
“那时,真挺苦的,有时也觉得挺心酸。”聊及过往,白仲强感慨万千。但也正因那些年的苦经历,使他摸索出了一套“养殖经”,成为了养牛能手。
“养殖场二期工程已于去年年底完工,3月份可以达2000头。”畅谈如今,笑容又不禁再次爬上了白仲强的脸庞。
带领村民致富
分享现代农业红利
2021年,白仲强又多了个“新身份”——兖州区大安镇后官庄村党支部书记。
“既然当了党支部书记,我就有义务、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白仲强说,村里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不回家,村里只有老人孩子留守,我希望利用自己的经验,带领大家伙一起致富,把年轻人留在家乡。
奔着这个想法,自当上党支部书记起,他便将赚钱的“牛经济”搁置一边,从收购村民小麦、玉米,到流转土地,再到让村民按揭当“牛倌”。他一门心思想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土生土长的后官庄村村支部成员田德柱是享受到红利的村民之一。“现在玉米、小麦成熟不用管,养殖场直接去地里收,一亩地就能多挣200元,轻松又省心。”田德柱坦言,麦子、玉米种起来虽然省事,但收益差。刨除种子、浇水、施肥、收割等费用,一年两季收成,最多也就落个2000多元。不仅如此,收割、晾晒更是一大难题,往往需消耗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费时又费力。
都说岁月不饶人,头发略显斑白的田德柱也已不再年轻。种地这项体力活,也使他着实有些吃不消。但不种地,收入从何而来?“之前土地流转一亩地三五百,真是不舍得,如今一亩地价格提高到1000元,收益多了,顾虑也少了。”田德柱说,今年,他便将自家5亩地流转给了白仲强,用于种植小麦、玉米制作饲料。
从粮食种植到土地流转,田德柱并非村中个例。短短一年多,仅收购小麦、玉米秸秆和粮食作物这一项,白仲强的养殖场即带动了本村及附近9个村的村民。
今年春节前夕,以“按揭农业”模式参与白仲强肉牛养殖项目一年的“合伙人”田德柱领到了第一年“分红”,手持8000元的田德柱内心说不出的开心。
“按揭投资牛栏的钱可贷款,贷款可由合作社担保,我仅按时还利息即可。”田德柱称,在最初听说“按揭农业”新模式时,他心里也曾犯嘀咕,由于相信这个与自己自小长大的能人白仲强,便于2021年成为了首批敢于“吃螃蟹”的村民。也正是因为这次机遇,使他享受到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按揭农业’模式即是让农民‘拎包入住’经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白仲强坦言,为使更多村民能够加入到养殖这条致富路上,他带领片区“两委”成员整理废弃养殖场,变废为宝,成立了“众强”肉牛养殖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使农户可以“按揭农业”模式加入合作社,参与项目分红。
而按揭一个标准化牛栏则需要30万元,首付10万元,牛栏所有权归其个人所有。一个牛栏可养殖20头牛,每头牛出栏时达1560斤,市值28860元,预计成本23580元,收益5280元,饲养成本和人工成本由合作社承担,农户的年收益可达到6万元以上,按揭贷款3年内可全部还清。
随着养殖场的逐步步入正轨。白仲强内心又有了更为长远的规划。“下一步,我计划着建设一座肉牛屠宰场,年屠宰量1万头以上,并建设屠宰车间、冷库、熟食加工及包装车间,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带动村集体经济飞跃发展,让村民增收、致富。”白仲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