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3日讯(通讯员张颢)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多学科(胸外科、心内科、介入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协力攻克急难,成功救治一例肺部多发结节伴复杂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目前已顺利出院。
(资料图)
去年12月底,家住随州的69岁的陈奶奶,因突发晕厥由120救护车送入当地医院,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高达151次/分,诊断考虑为“心源性晕厥”,很快转诊至协和医院心内科。陈奶奶既往有多次晕厥病史,但未正规治疗。入院行肺部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和下叶各有一个肺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同时合并有双肺感染,考虑为新冠病毒性肺炎。
针对肺部结节,陈奶奶又求助于胸外科杨光海副教授。杨光海教授仔细阅CT片后分析,患者左肺两个结节,为双原发肺癌可能性很大,都偏早期,手术切除效果最佳。但根据患者目前情况,直接手术风险太高,建议先稳定心脏情况,并等新冠感染康复后再考虑肺部手术。
经过周密安排,心内科汪朝晖教授团队于2023年1月9日为患者行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置入术,术后患者心律血压趋于平稳,再无晕厥发作。同时新冠感染也日渐康复,为求解决肺部结节,患者2月初再次来到协和医院,入住金银湖院区胸外科。
术前,由介入科苏扬波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放置定位针,有利于术中快速精准地找到肺结节。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杨光海教授推测患者左肺上下叶两处结节为双原发早期肺癌,可以行胸腔镜微创手术,一次性精准切除,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但是陈奶奶年龄较大,刚刚新冠康复,又合并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靠ICD纠正,整体心脏条件差,手术创伤和麻醉刺激极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梗、心衰、脑梗、脑出血等致命性心脑血管意外。此外,手术中外科医生需要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电流刺激会干扰ICD正常工作,对心脏不利,如何让两者兼顾,也是医生考虑的重点。
麻醉后,由心内科毛奕教授团队工程师调节ICD程控。
很快,胸外科杨光海教授邀请该院麻醉科安宁教授、心内科王妍教授、毛奕教授,介入科苏扬波教授、重症医学科余愿教授进行多学科(MDT)会诊,制订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胸外科杨光海教授团队完成胸腔镜下两处肺结节切除手术。
术中,麻醉科安宁教授团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循环和呼吸的稳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即转入ICU,重症医学科余愿教授团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术后第二天患者即转回普通病房,经过胸外科护理团队精心护理,患者恢复顺利,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两处结节皆为早期肺腺癌,证实了术前推断。陈奶奶术后无需化疗放疗等,定期复查即可。
多学科联合诊疗(简称MDT)是由多个学科的资深专家以共同讨论的方式,为患者个性化定制治疗方案的过程,目前是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模式。尤其是面对疑难复杂病例,MDT模式能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显著改善临床预后。
杨光海教授介绍,此次胸外科组织的多学科跨专业诊疗只是该院多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持续推进MDT模式,为急重症、疑难病例患者搭建多学科跨专业诊疗平台,提供更加系统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此举不仅提高了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还将进一步推进学科融合发展与技术创新。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