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古都是一个人口富庶之地,城中的房屋布局十分密集。
为了防止火灾,政府规定:禁止百姓夜晚做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做工,挣不上钱,何以生存呢?百姓们只好在夜晚偷偷开工。为了增产增收,有的人家还延长工作时间。
此后,防火禁令不仅未能止住开工,反而造成“管”与“不服管”的尴尬与矛盾。
廉范从武都郡调到蜀郡任太守后,做了一个大胆改革:取消先前的规定,但严格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做一件事__储水。
此防患于未然之法,简单易行且深得民心。
规定执行着呢,防火防着呢;开工开着呢,挣钱挣着呢。百姓们为之欢呼雀跃,纷纷歌颂他道:“太守廉叔度,来蜀太晚啦!不禁点灯火,安心去做工。从前短衣穿不上,今日裤子都有五条啦”。
火灾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制定防火规定。在这一点上,人们都能达成共识。但采取怎样的方法来防止,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一)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要体恤民情,顺应民心。即:“安民之道者,在于体察百姓疾苦。”
(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要懂得变通。“变则通,通则达”。倘能如此,诸事才可能得以顺利进展。
(三)疏导比“禁”“堵”更加行之有效。
廉范治蜀之消防故事,其智慧可否酌古御今?欢迎朋友们参与讨论。
__此文为读书一得
(图片来自网络,诚表谢意。如有不当,立即删除。)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