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有的人半生劳碌到老却“红”,有的人则先甜后苦,上天何曾偏私过某个人呢!
赵武灵王之所以名垂青史,就是源于改革,使赵国逐渐强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元前326年赵国赵肃侯去世,儿子赵武灵王继位。
其实这个时候赵武灵王还没有称王。
三年后,韩、燕皆称王。
赵武灵王却不肯,他说:“名不副实,配得上吗?”便让国人还是称自己为君,不用称王。
赵武灵王此时不肯称王,不是他老实,要守君臣之分,也不是他谦虚。而是他胸怀大志还没有实现,此刻不称王也是他瞧不起韩、燕的虚名,不愿意跟他们一起霞起哄。
赵武灵王是有大梦想的人!
赵武灵王改革服装,要把赵国打造成为“战斗民族”!
赵武灵王巡视赵国,他向北到中山国,经过房子(赵邑,在今河北省高邑县古城村一带)、代地,再北上到无穷,向西到黄河,登黄华山。
他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让全国人民都穿胡人的服装,练习骑马射箭,要想征服世界,就要把赵国变成“战斗民族”。
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胡服骑射之计,并且说:“愚者笑话的事,正是贤者的洞察!就算全国人民都笑话我,也要推行!胡人的土地,还有中山,我一定要拿下!”
于是赵武灵王自己先穿上胡人的服装。
此举遭到贵族们的反对,赵武灵王的叔父赵成干脆称病不上朝。
而诸位皇亲国戚都看赵成行事,推胡令竟推不动!
赵王派人去请赵成,说:“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国听国君的话,如今寡人要大家换胡服,但叔父您不听,我怕大家都看我的笑话啊!
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以有利于人民为本;从事政治工作的原则呢,就是令行禁止。
施行恩德先从地位低贱的人开始,推行法令呢先从亲贵的人开始。所以希望叔父您深明大义,成就我胡服骑射之功!”
帝王之术就是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不然就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赵成还是老脑筋,他认为中国呢应该圣贤教化,礼乐所施行,让远方仰慕,蛮夷仿效。如今大王呢,反其道而行之,让我们穿上远方蛮夷的衣服,这是违背自古相传的礼仪,让老百姓反感呢?
使者给赵武灵王回报了赵成的意思。
赵武灵王亲自登门做思想工作,说:“我国东有齐国、中山,北有燕国、东胡,西有楼烦、秦国、韩国,如果没有骑兵部队,怎么能够保家卫国?
当初中山仗着齐国在后面支持,屡次侵略我们的土地,凌虐我们的人民,决河水以灌我鄗城(位于今河北省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如果不是祖宗神灵保佑,鄗城几乎失守!先君深以为耻!
所以寡人要变胡服,习骑射,训练骑兵部队,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仇。
而叔父您惦记着中国的风俗,讨厌胡服的名声,忘记了鄗城的耻辱,这实在不应该啊!”
赵成被赵武灵王说服,第二天就穿上胡服上朝了。
从此,正式发布胡服令,要人民练习骑马射箭。
赵武灵王终于把赵国人民训练成为“战斗民族”。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攻中山,打到宁葭;向西进攻胡地,打到榆中。
林胡王献上骏马求和。
赵武灵王回国后,展开外交攻势,派出楼缓出使秦国,仇液出使韩国,王贲出使楚国,赵爵出使齐国。又让代相赵固负责胡地,征召胡人士兵入伍作战。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伐中山,占领丹丘、爽阳、鸿之塞,又攻取鄗、石邑、封龙、东垣。
中山献四座城以请和。
公元前301年,赵武灵王再攻中山。中山国君逃往齐国。
这是赵国拿中山国练手啊!你薅羊毛怎么能摁着一个羊薅?这样把羊皮都薅秃噜了!
经过改革,赵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赵武灵王沿阴山修筑赵长城,296年灭掉中山国。
此时赵国疆土囊括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阴山以南的地区。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赵国称霸天下绝对不是问题,甚至统一中国的就是赵国了,毕竟成了战斗民族的赵国,不是别人轻易敢招惹的,结果还是出事了。
这么一个英明的君王,却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却走了弯路,致使祸起萧墙,一世英明毁于一旦。
原因竟然是犯了男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宠爱美色造成的,可惜了!
一世英名毁于一念之差
赵武灵王纳了吴广之女孟姚为姬妾,甚是宠爱。小宝贝、小心肝的昵称太俗了,不足以表达爱意,赵武灵王就她“吴娃”。
这个吴娃就是惠后,她为赵王生了一个儿子,叫赵何,爱屋及乌,赵武灵王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
赵武灵王的太子本是赵章,赵武灵王由于对吴娃的宠爱,于是废长立幼,立赵何为太子。
这可是犯了政治上的大忌。
赵武灵王疼爱小儿子赵何,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继位。舐犊之情溢于言表,可怜天下父母心。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正式传国于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
新王拜祭祖庙后,召开第一次宫廷大会,大夫们都向新王称臣,肥义为相国。
赵武灵王自号为“主父”——国主的父亲。这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活着的时候让位的君王。
他本来的想法是让新君负责治理国政,他自己呢,专心只管军事,身穿胡服,率领军队往西北经略胡地,然后从云中、九原掉头向南,直取秦国首都咸阳。
为了亲自侦察秦国山川地形和政治虚实,并看看秦王是什么样子的人,赵武灵王假装是赵国的使臣出使秦国。
秦王被蒙在鼓里,跟他相见,但之后总觉得有些奇怪,这位使臣气势宏伟,不像是人臣应该有的风度。
于是派人去追。
但赵武灵王已经脱身出秦关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赵武灵王,秦国人大吃一惊。
王者的气度、气势、气色都不同于常人。这是赵武灵王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干掉秦国,统一天下!
赵武灵王废掉长子赵章,又觉得良心上过不去愧对这个儿子,于公元前295年给了赵章仅次于赵王的封地和地位,把他封在代地号安阳君。
这明显是一个败招,为赵国内乱埋下隐患。就算是赵章没有这个想法,可他身边的人有啊!
作为长子,安阳君一贯好大喜功,心里对弟弟为王,本来就不服气。如今封了代郡就有了革命本钱。
赵武灵王又把田不礼派给赵章做了相国,大臣们觉得埋下了祸根而惴惴不安。
李兑跟相国肥义私下说:“赵章年轻力壮而傲慢骄奢,党羽众多欲望又大,田不礼呢,残忍好斗,不可一世,这两个人在一起一定会不安分的。
小人有欲,总是轻虑浅谋,只见其利不见其害,大难就要临头了!”
相国肥义说:“当初主父把赵王托付给我,让我一心一意坚守自己的意志,辅佐赵王!我把主父的话记在竹简上,用以鞭策自己。
我要成全我的承诺,就不能成全我的性命!”
李兑说:“好!先生勉励为之,我看先生的性命,活不过今年了啊!”说完哭着离开了。
李兑又数次面见公子成,商量防备田不礼。
肥义对信其说:“公子章与田不礼,表面上名声不错,实际上都是恶人,如果有一天矫诏(假传圣旨)发动政变,这是不难做到的。
我非常忧心,睡不着,吃不下,从今天开始,如果主父传令要见赵王,必须先告诉我,我先过去,确认没有变故,才能让赵王去。”
信期说:“好!”
果不其然,一天,主父和赵惠文王出游到沙丘,晚上分别在两座行宫。
安阳君赵章和田不礼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政变,矫传主父的命令,召见赵王。
相国肥义按照预先的计划先去见主父,结果中了埋伏被杀。
信期即刻调集人马,双方血战。
公子成和李兑得到消息从邯郸赶过来,火速征调周围的军队平叛,赵章战败,投奔主父寝宫,主父竟开门收留保护他。这又是一大败招!
公子成、李兑包围了主父的寝宫,直至杀死赵章。
公子成、李兑商量说:“因为赵章,我们包围了主父,现在即使收兵,咱俩也是灭族大罪!”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包围,并传令说:“后出宫的一律格杀勿论!”
宫里的人都出来了,只剩下主父赵武灵王,他只能捕杀初生的鸟雀为食,这样坚持了三个月,一代英豪赵武灵王被自己曾经的臣子困死在了沙丘宫。
公子之、李兑一直等到确认主父死亡后 才向各国报丧。
开始时,赵武灵王改革胡服,励精图治,等兵强马壮之时,又征服四方,灭中山国,使赵国名噪一时,令天下震惊。
但在处理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错误,开始以赵章为太子,后来得到了美人吴娃,爱得不得了,甚至为了她,几年都不出门。
吴娃生下儿子赵何,就废了太子赵章,立赵和太子。吴娃去世后,又开始怜悯赵章,想把两个儿子都封王。还在犹豫不决时,乱事就起来了。
这看似无厘头的历史公案,其实彰显出命运、国运的玄机,透过表面看实质,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道理——
好战必危、好色必衰,赵武灵王一世英明,犯了这两个“天条”,也不能怪上苍对他不客气了!上天总会在因缘巧合之下安排一些契机,让因缘成熟,使之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