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明初“建文忠臣”黄子澄和陈迪,在山东“登州卫”都有后人

2022-12-02 22:34:41
A+ A-

靖难之役,是明初的一个历史大事件。燕王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原建文帝麾下的忠臣大加报复,当事者多被处以极刑,其家人亲属也广受牵连,要么一同被杀,要么充军或没官。

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被充军者多半都会被发配到相应的卫所当中。胶东半岛属海防前沿,卫所众多。靖难之后,就有不少“建文忠臣”后裔被发配到这里。

以“登州卫”(设在登州府城,即蓬莱。据蓬莱县志记载,登州卫衙门大体是在登州府衙和县衙之间)为例,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建文忠臣后裔就有两支,一支是礼部尚书陈迪的后人,一支是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后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对而言,陈迪这支后人名气较大。因为,其后裔当中出过若干进士,并且还有人做到了尚书之类的高位(陈其学),在诸多史料中都有提及。

比如,《蓬莱县志》载:“陈其学,号行庵,蓬莱县城里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尚书……先祖陈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史有传。”

关于陈其学的家世,《南京刑部尚书行庵陈公其学志铭》载:

“大司寇陈公讳其学,别号行庵,登州蓬莱人也。先为宁国宣城人,五世祖迪,当建文时为太子少保、礼部尚书。靖难兵起,抗节不屈,与其配管夫人并六子七孙同日死。幼子珠生甫五月,乳母芮潜置沟中得免。”

也就是说,陈迪是陈其学的五世祖。靖难之变后,陈迪夫妇和六子七孙一同殉难,唯独幼子陈珠因为刚出生五个月,被乳母藏在沟中而幸存。

而等到陈珠长到八岁左右,有仇家向朝廷告发他是陈迪的遗孤。不过,彼时朱棣的统治已经稳固,因此大发慈悲,免除陈珠的死罪,而将他发配到登州卫,陈氏家族就此在登州(蓬莱)生根。

陈氏家族本是“谪戍之身”,但后来通过参加科考,又重新跻身簪缨世家行列。陈其学的父亲陈鼎是弘治年间的进士,官至应天府尹;陈其学本人更进一步,以进士身份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就此奠定了陈家在蓬莱的望族地位。

关于陈氏家族的具体事迹,网上还可以查到很多介绍资料,这里就不再赘述。接下来重点介绍的是另一支建文忠臣后裔,那就是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后人。

实际上,在靖难之役过程中,黄子澄的知名度要比陈迪更高一些。当时朱棣喊出“清君侧”的口号,就将矛头直指“齐泰”(兵部尚书)和“黄子澄”两人。而此二人事后被清算得也更惨。

根据《明史》记载,黄子澄本人被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不过,其家中也有人侥幸逃脱,《明史》就说一支隐居湖广咸宁的黄姓人(一度改姓为田)是黄子澄之后。

而蓬莱这支黄姓人虽然不见于《明史》记载,但清代官修的《登州府志》却明确提到他们是黄子澄的后人。

他们之所以能够出现在《登州府志》当中,也是因为后来有功名职位在身,只不过并非文官而是武将。

据《登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年间登州卫籍的武进士黄文焕就来自这一家族。关于这段渊源,志中载:

“靖难师陷南京,太常卿黄子澄殉节灭族,二子匿民间,事久得减死,戍登州卫,文焕其苗裔也。”

黄文焕与黄子澄之间具体相差几代?《登州府志》中没有记载,但从年代来推断,应该是比较久了。黄文焕本人以武见长,一路从武秀才、武举人考上了武进士,后来官至大宁都司都指挥佥事,其知名度虽然不算高,但就本身的级别而言,也不可谓低了。

后来,他的儿子黄允恩也更进一步,官至都督同知。其父子俩的事迹,在清代《蓬莱县志》中也有提及。

祖先尽忠而死,子孙重振家门。陈家和黄家的这两个例子,似乎也正应了那句话:“天道有轮回。”(本文作者:耳左月)

责任编辑:bH_05335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