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他是“别人家的孩子”,文章至今为人称颂,可他的结局却让人惋惜

2022-11-11 07:41:16
A+ A-

“现在,他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做官!”皇帝高兴地问道。

“陛下,他已落水而亡”太监吞吞吐吐地答道。


(资料图片)

唐高宗长叹,“真是可惜,此人真乃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

王勃(649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他自小天资异禀,6岁就能够作诗,9岁时更是写出了《指瑕》,用于指出颜师古注《汉书》的错误。

古代士人多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追求。王勃也不例外,这位天才少年得贵人保举,16岁参加考试并被授职朝散郎,级别差不多跟现在副处一样,可谓少年得志,也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作。

19岁时,教沛王读书,有一次,英王邀请沛王斗鸡,为鼓舞沛王,王勃写下《檄英王鸡》,没成想惹得天子震怒,皇帝认为王勃身为教师不知道劝诫沛王,反而写文助威,有意挑拨皇子间的关系,便将王勃逐出长安,并命令任何部门不得任用王勃。真是成也才华,败也才华。

又过了几年,王勃有机会前往虢州做参军,却因路上私杀官奴而锒铛入狱,也连累自己父亲被贬到交趾。

我不知道王勃在狱中时光是如何度过的,只知道他入狱后一年,因唐高宗大赦天下而重获自由,王勃在了解到自己是被陷害之后,便懂得收起锋芒,无心入仕,回家潜心研学。

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看望父亲,路过江西南昌,来到洪都都督刚刚重修好滕王阁。

这一天,阎都督在滕王阁设宴款待宾客,因王勃名气在外,也被邀请参宴。阎都督本想在宴会上与女婿孟学士唱双簧,让自己女婿提前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宴会上即兴创作,以此彰显女婿的才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阎都督便提议为滕王阁作序,众人心知肚明,多是推辞,而王勃作为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愣头青(之前被人诬陷,要收起锋芒的心思恐怕早就忘了),毫不推辞,阎都督顿感不悦,愤而离场,王勃接过纸笔,挥毫落笔如云烟,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便被创作出来了。

写作之初,阎都督对王勃所写文章仍是不以为意,只是老生常谈而已,但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时,不由得叹服,待王勃创作完成,众人对该文章无不拍案叫绝。

公元676年,27岁的王勃到达交趾看望父亲,据史书记载,王勃在返回途中,遇到风浪,被卷入水中,惊悸而死。

在王勃去世后的某一天,唐高宗也见到了他所写的《滕王阁序》,得知王勃落水而亡,悔之晚矣。

初次接触到王勃,还是高中时学习《滕王阁序》,当时不知道他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只是抱怨又是一篇要背诵的文章了,实在不想背下去了。

工作多年后,也体会到了没有一篇文章是白白背诵的,读着王勃的文章,就好像是在与他对话,体会这个少年的书生意气,感叹他的命途多舛,感谢他为我们后世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尤其是远离故乡,北漂几年后,我读起他笔下的“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真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那时背诵的时候无法体会,有了人生经历后便一看就懂,还是要感谢拼搏的自己啊。

对于王勃命途多舛、才华出众而又短暂的一生,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bH_0531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