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赵云死的时候,赵云和姜维,是魏国的两位军事大将。曹魏大臣曹操都认可他们魏国政权的合法性,可是赵云到死也没能进入魏国官僚的视野内,直到他死的时候,也只能在大将军一职中做做文职而已。这是为什么呢?曹魏元帅魏明帝赵广认为,赵云只有在战场上有一席之地,才有机会和姜维这样大户人家联姻,有机会坐上蜀国的皇帝位,才有机会为自己的江山尽忠尽孝。他们认为赵云只要出去打仗,他们就可能让赵云坐上王位,让那些家养的大族们看在眼里,让那些人士看在眼里。这也就是赵云后来不听诸葛亮的命令,不回去出仕,执意打拼的主要原因。赵云的这一决定,让他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权利。
在蜀汉这种时不时会出现内讧的政权中,赵云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他选择了赵云这条路,可是他后来也因此犯了诸葛亮留给他的第一个错误,这也导致赵云的失败。那么赵云和姜维二人,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蜀汉重臣呢?我们看看大汉皇帝刘禅的人生,再根据他的生平经历,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刘禅本就是皇族,他也有着丰富的宫廷生活和宦官和太后所拥有的诸多不足。这样的刘禅,是不会考虑政治这样的大事务的。也因此,刘禅认为,只有掌权者,才会有权利去制定政策。当权者,对于自己的权威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威胁。因此刘禅选择了隐忍。他甚至在刘禅晚年时期,想通过与诸葛亮的商量谈判,暂时废掉汉中王刘禅,由自己接班。
在这段时间里,刘禅没有选择接受,而是选择了妥协。但在刘禅死后,刘禅的后代刘禅王刘璿继位。在这些皇室成员的任命上,赵云是有权力的。因此刘禅就将刘禅王刘璿的这一决定,给了其他人。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和刘禅王刘璿谈妥之前,刘禅王刘璿也是有一定权力和能力做决定的。然而,就因为刘禅王刘璿的这种决定,让刘禅王刘璿无法和诸葛亮分享权力,最终导致蜀汉被外族所灭。而如果当初刘禅王刘璿听从赵云的建议,不听诸葛亮的建议,刘禅王刘璿也不会遇到后来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能否做决定,是刘禅王刘璿的权力,而不是姜维和赵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