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每日观察!古代南方的行船就是先进,郑和征服星辰大海不是梦!

2022-09-28 06:54:37
A+ A-


【资料图】

文/江俊博

古时候,舟船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甚至还有“南船北马”之说,因此,许多诗人在船上留下著名诗篇。诸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人行船一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来获得动力:篙,桨,橹,帆等,我们在许多诗词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

以篙为例,郑克己《过大浪滩》:急浪吹飞雪,鸣篙破晓滩。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一):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诗中的“篙”是一根长竹竿或木棒,撑船用的工具也是篙,它最适于浅水河道和近岸航行的船舶。一般利用篙撑水底或岸边物体,按照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使舟船向用力的相反方向前进。

再来说浆,陆游有诗《渔父》:千钱买一舟,百钱买两桨。秦观有词《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可以说,桨是手的延伸。有人认为最早的桨就是人的双手,原始社会人们抱着一根树干或乘坐在独木舟上,利用两手划水。桨多为木制,置于船的两侧,通过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

橹是在桨的基础上改进的,比桨要大,而且大多置于船尾。用手摇动橹檐绳,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摆动时,就像鱼儿摆动尾巴,推动船只前进。摇橹比划桨省力,古人有「一橹三桨」的说法,认为橹的效率可以达到桨的三倍。陆游在多首诗篇都提到过橹,“大舟已泊灯火明,小舟犹行闻橹声。”“桐庐县前橹声急,苍烟茫茫白鸟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应该不陌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帆是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帆的出现可说是船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船舶的大型化和远洋航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15-17世纪,中国帆船大量出现于中国近海,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也是这类船只。“帆”在诗中有时指帆本身,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的名句: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有时指帆船,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责任编辑:bH_0327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