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十分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大一统程度较之之前的几个王朝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问题,明朝时期的财政却并不如前几个朝代那么稳定,相比于之前的唐朝、宋朝,它虽然有着民族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但是整个朝廷的财政系统却远远没有唐宋的清晰和发达。但是在大明王朝的时候它的国内贸易实际上是非常繁荣的。
(资料图)
在国内贸易的基础上海上的贸易也有着长足的发展,这两方面给明朝带来的财政收入也非常多,按理来说,支撑整个明朝的财政系统并不是很大的问题,那么明朝为什么会出现财政危机呢?是什么样的事件拖垮了他的整个财政系统呢?我们今天就来主要看一下。
这拖垮明朝财政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活动。我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纪之前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它所带船只数量之多,所携带财宝之繁重,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但是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却并不是以正常的商品交换为目的的。
通过历史学家们的分析和研究,郑和下西洋所遵循的贸易原则实际上是一种朝贡贸易形式。通过朝贡这两个字我们就应该知道它的具体贸易形式是怎样的了,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国家的财富,郑和所携带的宝物绝大部分都是以赏赐的形式分给了它所到达的国家,以此来进行文化上的交融。
郑和所携带回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生产技术之类的东西,与直接的财政并不挂钩。东西都无偿的赏赐给了其他的王朝,带回来的生产技术又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变换成具体的财富,这就导致了在郑和下西洋活动当中大明王朝的入不敷出。七次这样的巨大航海活动,让大明王朝的国库变得越来越空虚,财政系统也变得越来越薄弱。
成为了拖垮明王朝财政系统的重大事件。这第二件事,我们大家可能都不是很熟悉,相比于郑和下西洋它的名气确实弱了很多,但是这一件事对于明朝财政的耗费已是极其严重的,是拖垮明朝财政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万历时期的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实际上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统治期间,对明朝的西北,西南和朝鲜地区进行的重大军事活动。
当时的明朝刚刚经历过一次内乱,外部敌对势力对其朝廷的统治是虎视眈眈的。于是,在万历皇帝继位之后,首先对于国内的行政系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然后开始发动军事行动平定边疆地区的敌对势力。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
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的播州之役。这三大军事行动持续八年之久,它在一定程度上平定了明朝的反对势力,巩固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疆土,也确定了大明王朝在东亚的定位,对于推动大明王朝的发展,巩固其统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这持续八年之久的军事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耗费着大明王朝的财力。
清朝官方的《明史》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王德完传》也记载:“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
据此可以粗略统计出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如此巨大的财政耗费让本身就已经因为郑和下西洋而不堪重负的财政系统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危机,成为了拖垮大明王朝财政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够完全否定上述的两件事。
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朝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交融,它所学习的生产技术虽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直接的财富,但是对于明王朝的发展也是有着推动作用的。万历三大征虽然耗费财物,但是却稳定了明王朝的统治地位,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因为这两件事耗费的财力物力过于繁重,让其成为拖垮大明王朝财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