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全球快资讯丨胡适敷衍的教育:将10岁大儿“撵走”独立,给小儿选“便宜学校”

2022-09-28 05:31:22
A+ A-

胡适

在民国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中,闪现出无数引领新思潮的弄潮儿。胡适无疑是其中特别耀眼的那一位。


(资料图)

认识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白话文的倡导者,也是知名的学者,教育家,是北大的校长,文化院院长,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从学堂到课堂,他的一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然而,如此声名显赫的人,背后却也有着许多辛酸的故事。那就是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显得特别得失败。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胡适和妻子江独秀一共孕育了三个孩子,但几乎都没有比父亲胡适更为出色的成就。其女儿早逝,大儿子中规中矩,小儿子碌碌无为,甚至在35岁那年自杀,让胡适的晚年不得不饱尝失子之痛。

胡适照片

半生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胡适,为何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自己的学霸基因不够强大?还是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作为中外文明的大文豪,这些猜测显然都站不住脚。

也许一切还得从胡适的出生说起。

1891年,在一个封建家庭里,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呱呱坠地,这就是我们的大文豪胡适。父亲见小男孩聪明伶俐,便对孩子的母亲说:“这孩子看起来聪明伶俐,很有天分,你以后一定要送他读书”。

胡适的父亲名叫胡传,是清朝的一名大官员。他曾两度丧妻,到娶回胡适母亲冯顺弟时,已经47岁了。

冯顺弟此时才17岁,比胡传的很多孩子还小。好在有胡传的庇护,冯顺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儿子胡适从小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胡适父母

然而,好景不长,到胡适4岁的时候,父亲胡传就因病去世了。

此时的母亲冯顺弟也才23岁。这么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摆在这对孤儿寡母面前的现实是极为艰难的。

胡传临终曾有遗言,希望能送儿子读书。此时,家庭的财政主要把控在胡传的两个继子手里,冯顺弟每次要钱都极其辛苦,但为了满足亡夫的遗愿,冯顺弟一直都咬紧牙关,努力把儿子教育成才。

为了督促儿子上进,她总是以逝去的父亲胡传为榜样,告诫他要好好做人,千万不要丢了父亲的面子。

在儿子上私塾时,每次交学费,冯顺弟都会额外多交几块钱。这样私塾老师便会受之有恩,对胡适的教育也倾囊相授,格外照顾。

胡适十几岁时,就被母亲送到外地去上学。为了不让孩子学习受影响,冯顺弟就算得了重病,也不让告知。只是嘱咐家人,哪怕自己去世了,也要如往常一样每月给儿子通次家书。

胡适照片

这样教育下的胡适果然不负父母所托,从小就学业优良,极为懂事。

15岁的他,就已经能靠撰文和翻译来养活自己。

19岁那年,他考上“庚子赔款官费生”,官费去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26岁,他学成回国,受任北大教授,并发动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从此名声大噪,声名远扬。

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胡适的身上有太多旧社会留下的传统教育和新时代曙光所带来的痕迹。也许,这种奇异的矛盾,促使他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良好的平衡点。

时光冉冉,让我们再把注意力集中在1917年——他回国的这一年。此时,他已成功受职于北京大学,成为一名年轻的哲学教授。

和大多数哲学老教授不同的是,他的教学方式显得特别的不合常理。

别的老教师都是从三皇五帝开始说起,讲到商朝都需要好几个学期。而他却将前面这些部分一笔带过,直接跳到了周朝。

学生们都吓傻了,纷纷询问这种学习方式可行吗?是不是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有问题。

在诸多怀疑之下,学生们开始商量,要不要把这个“异端”赶走。

但大家商量了半晌,还是迟疑不决。最后请来了中文系的“大学霸”傅斯年。

傅斯年照片

傅斯年成绩优异,学识广博,是北大当年的风云人物。他的一句话足以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傅斯年认真听了胡适的几节课后,认为胡适的教学方式没有问题。于是,便对身边的同学说:“他的思路是对的,你们不要闹。”

经过傅斯年的一番开解,学生群体的骚动才得以平复,胡适也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哲学教师之位。

胡适的别具一格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方式上,在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也多有渗透。

在这之前,中国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的文字交流还是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为主。

胡适一改往日的文字风格,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这与当时倡导传统文化的“国粹派”形成对立。两派因观念不同,时有攻击。

于是在胡适上课时,支持“国粹派”的学生开始发问了:“先生,我认为文言文更为简略,使用白话文字数多,发电报都需要更多的钱”。

胡适微微一笑,回答:“那不一定,咱们再做个试验”。

胡适照片

胡适开始用发电报一事来举例:“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当官,当我不愿意去的时候,怎样用最少的文言文把电报发出去?”

学生们左思右想,最后选出“才疏学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这12个字,认为这样回复用字最少。

胡适笑答:“如果是我,就回5个字:干不了,谢谢!”

“干不了,谢谢!”这几个字确实用字更少,拒绝得体又不失礼貌。

学生们被胡适这么一说,哑然失笑。从此,对他不同以往的新思想心悦诚服。

这就是从封建社会走出的一批新青年。他们怀抱救亡图存的思想,赶赴国外,渴望用国外那套更为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国家,给腐朽的旧时代注入新的气息。

然而,胡适的根毕竟扎根于自己的祖国。他的一生注定在新旧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撕扯。

早在胡适幼年读书时,贤惠的老母亲就为自己儿子预定了一门亲事,那就是与当地的名门望族江家定亲。

当时,江母见胡适生得眉清目秀,便辗转过来提亲。胡母眼见自己一个人抚养儿子分外艰难,也想儿子早早把终身大事定下来,便欣然应允。

胡适照片

这就是典型的包办婚姻。只要双方父母中意,便可促成一对青年男女的婚配。不必询问男女双方的意见,甚至双方在入洞房前都不曾见过面。

难以想象日后秉持新思想的胡适是怎样毫无抗拒地允诺了这场婚姻。

也许是因为在与母亲的朝夕教诲下,对母亲有着超强的崇拜的心理;

也许从小目睹母亲的辛苦,让他不愿忤逆母亲,让母亲伤心;

也许是十二三岁,接受长期私塾教学的他,还只是一个秉持旧思想的少年。

总而言之,他允诺了下来,然后便背上行囊踏上了漫长的异地求学之旅。

26岁,他学成回国。家里如约为他举行婚礼。此时的他,已经是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新青年,与大字不识、只会在闺房绣花的新娘江冬秀显得格格不入。

可是没办法,为了母亲,懂事的他依然只能选择顺从。

鲁迅照片

在胡适生活的时代,留学生群体中已经兴起一批反对包办婚姻的思潮。比如说鲁迅,一生都不愿接纳自己的旧式老婆朱安,而徐志摩更是决绝地与包办的妻子张幼仪离婚。

也许,他们只是想打破旧日封建家长制的束缚,追求独立个性的自我,追求自由恋爱。

什么是自由恋爱?肯定不是洋装和小脚。

胡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早在他留学康纳尔大学时,就已经与一位外国女画家韦莲司惺惺相惜。他们终日流连在康纳尔大学的柔波中,促膝谈心。韦莲司出自富裕家庭,具有一种自由独立的思想,她的很多独到的观点和做事的方法给胡适带来深刻的启发。

韦莲司照片

然而,他们的爱情终究抵不过现实和距离。1917年,胡适学成回国后,不得不结束这份恋情。接受母亲指定的包办婚姻,与江冬秀结发度过一辈子。

当一个思想新潮的男性和封建旧社会的女性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婚姻是否幸福,答案可能见仁见智。事实上,在胡适几十年的婚姻里,他却一直都未曾断掉过婚外的红颜知己。闹出最大响动的还属他和自己的表妹曹诚英。

胡适在婚礼时认识了表妹曹诚英,不久便暗生情愫,曾以养病之名与曹诚英在烟霞洞进行同居。

此事不小心被徐志摩说漏了嘴。胡适担心江冬秀生气,便急忙赶回了家。

曹诚英照片

然而,曹诚英却来信,告知自己已经怀孕了。

此时的胡适不得不跟江冬秀摊牌,表明要离婚娶曹诚英。

属虎的江冬秀可不是软弱的小女人,她见丈夫要抛弃自己,一把拿起菜刀逼迫起来:你要是敢离婚,我便先杀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再自杀。

胡适知道江冬秀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加之社会上已经出现很多难听的绯闻,于是作罢。

曹诚英也只得失望地打掉孩子,用留学来疗伤。

尽管江冬秀用自己的勇敢维护了这段婚姻,但身处这样的婚姻,胡适的爱意到底有几分呢?

对于自己的孩子,胡适的态度显得格外地耐人寻味。

我们先看看民国另一位父亲梁启超的书信: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这么亲昵、炽热的话语,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要写给自己的初恋呢,想必当他的孩子们看到来信时,心情也应该是很甜蜜的吧。

胡适在知晓孩子出生时,却如此写道:“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你既然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胡适和孩子

意思是,我本来也不想生下你,但既然你已经出生了,我也只能尽自己的作为一个父亲的义务来抚养你。

话虽如此,但哪一个孩子不希望父亲爱自己,欢迎自己的到来呢?看到如此冷冰冰的,甚至带有厌恶的话语,谁人不会伤心呢?

就连他的友人汪长禄看到这篇文章都颇为不满,毫不客气地对胡适进行指责:麻烦你能把“我的父母”这四个字好好想想。

胡适赶紧对自己诗文的含义进行解释。

也许在字面上可以说得过去,但一个父母爱不爱自己的孩子,需要刻意向别人解释吗?

事实上,在胡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经常暴露出他态度的敷衍和潦草。

除去早逝的女儿,胡适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胡祖望,小儿子叫胡思杜。

胡祖望10岁时,胡适带着儿子一同去苏州演讲。在演讲期间,他发现苏州这地方还不错,于是,当即就让大儿子胡祖望来苏州求学。

也许,胡适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他的观念里,孩子就应该早早地学会独立自主。

然而,这所谓的“独立”也似乎太早了。

江冬秀和孩子

孩子还不到10岁,便让他一个人在外地求学。此时,他已建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了吗?还需要父母的教导了吗?

要知道,当年胡适12岁求学时,因为没有目标而染上恶习。如果不是有家人监督,只怕早已步入歧途。

而今,让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独自奔赴苏州,究竟是用心良苦,还是不愿负责的托辞?

说是用心良苦,其实选择苏州,也只是他的一时之念。他真的有为孩子的未来好好考量吗?

好在大儿子还中规中矩,安安稳稳地度过了这一生。

与之相似的,也有对小儿子胡思杜未来的设计。

在小儿子19岁时,胡适想去美国留学,胡思杜也想跟过来。胡适当时经济紧张,考量到无法覆盖求学开支,于是决定把小儿子送去消费水平较低的美国中部学校去学习。

胡适和江冬秀

经济紧张是大部分家庭难免会碰到的情况,但青少年容易受外界影响,因而对孩子的择校也极为关键。单纯为了降低开支就选择便宜学校,万一学校的学风不好怎么办呢?

旁人的担忧或许也没错。胡思杜来美国后,不爱学习,结交损友,养成不少的坏毛病,最后都没能拿到毕业证。

1948年,胡思杜回国,有学校邀请胡思杜去当历史老师时,连父亲胡适对自己儿子的学术水平都表示怀疑,公然制止。

那么,胡思杜是真的对学科不感兴趣吗?也不尽然。

胡思杜喜欢文史类科目,甚至还跟父母提出过想要学习政治。

然而,当他的母亲听到这话时,直接气呼呼地跟胡适说:思杜想学政治,做那狗官。胡适一听,也毫不犹豫地跟着妻子反对起来。

胡适家人合照

也许,在那个时局混乱的年代,官员并不一定是多么清白的存在。但是如果轻易就否定儿子的兴趣爱好,而不对儿子的未来进行理性引导,也难免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在胡适夫妻的干预下,胡思杜最后选了历史科目,几乎全部挂科,前途岌岌可危。

胡思杜真的就放弃政治了吗?

责任编辑:bH_0327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