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环球消息!从王维行卷分析唐朝的科举行卷制度,寒门子弟依旧无可奈何

2022-09-26 22:32:01
A+ A-

要说唐朝的诗人,王维是典型的高富帅,他出身于河东豪门家族王氏,而且长得一表人才,才华横溢。可惜他生不逢时,他所处的唐朝中期,已经是以科举取士为荣的时代,靠家族背景入仕的大门已经窄的如同没有一样了。豪门公子王维也要去挤千军万马的科举独木桥。好在王家足够有钱,资助少年王维早早就前往首都长安闯荡去了。

唐朝中期的长安城,已经成为了一座恢宏的国际性大都市,这座城市汇聚了东起日本列岛、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奇珍异宝,各地贤才文人齐聚一堂。唯才是举的科举考试,成为了这座城市最热门话题之一,其中又以进士科考试最为人瞩目。当时的进士科,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而且试卷兵不不遮挡考生名字,所以考官对考生之前的了解与印象非常重要。一个在考前就名满文坛的考生和一个默默无名的考生相比,前者显然更具有优势。所以,经营自己的名声,让自己名扬长安,就成了每个有志高中的考生的题中之义。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获得那几位长安的文豪大家或者达官显贵的赞赏,让他们给考生摇旗呐喊、站台鼓吹。举子们往往在考前就把自己最得意的诗文编辑成册,呈送给在政治或文学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此种风气之盛,导致举子们如过江之鲫,奔走于豪门大家,史称行卷。

王维有志于进士高中,而且出身名门,那路子肯定是有的,他把文章送到了岐王李隆范案前。岐王大为赞赏,被王维的才华所折服,同时也为王维感到可惜。他对年轻的王维说:“宰相张九龄的弟弟、诗人张九皋已经向掌握实权的太平公主行卷,公主亲自写信给明年的主考官,让他取张九皋为状元了。”岐王虽然好学爱才,可惜势力远不及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但他又十分欣赏王维的才华,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王维换上华服,捧着琵琶,带上文章,随自己到太平公主府去。


(资料图片)

当日,太平公主大宴宾客。觥筹交错之间,太平公主留意到了清秀文雅的王维,岐王一看,就顺势建议王维琵琶独奏。王维一曲弹罢,技惊四座,太平公主连连夸赞王维。岐王趁热打铁,就向姑姑推荐说,这个少年诗词文章同样是一绝,是少有的天才。王维趁机把怀里的文章呈献给公主。太平公主读了王维的诗文,更加为他的才华所折服,将他请到了宾客的首席。岐王又趁热打铁说道:“只不过王维可惜了,虽然才华横溢,可惜没人举荐参加科举。对了,姑姑,小王听说您已经举荐了明年的状元?”太平公主心下了然。她十分欣赏王维,就直接把主考官叫到公主府,说明王维是当世奇才。于是,王维顺利夺魁。

这就是王维行卷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被后人多次引用为唐朝行卷制度的例证。还有说法将王维的名作《红豆》解读为少年献给公主的爱慕之诗。可是核查史实,王维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状元及第。太平公主早在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就因涉嫌谋反被赐死。他们是两代人,不可能有交集。而且,张九皋早在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就科举及第了,不过他考的是明经科。所以,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

行卷制度,简单的来说,就是考生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更好的名次,提前将文章送给能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的人那里,以此来获取好印象、为考试加分。在阅卷时,主考官的主观印象非常重要,而且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声誉决定取舍。这印象既来自于主考官自己的阅读和交际,更来自同僚(尤其是上司)和文坛大家的推荐。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名望的人,或者与考官关系密切的,都可推荐人才,对进士榜单施加影响,称之为通榜。而且京城兼具名望和能力的大人物的范围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也为考生行卷提供了可能。自从唐高宗时期进士考试主考诗文以后,考生们挑选平日代表作,编辑成卷轴,到处行卷以求推荐,开始形成风尚,一直发展到北宋早期。行卷活动,一度喧宾夺主,在许多考生的眼中比准备科举考试还重要。如果行卷的对象隔了好些时日没有反馈,考生往往会再次递送书信或者重新呈文,称为温卷。

唐代进士考试一般在正月或二月。两次考试之间,很多举子们都在长安城内租房,一边攻读,一边与朝中官员应酬,请他们猜题目,然后自己私下练习。《唐语林》里就谈到进士们“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退而肄业,谓之‘过夏’”。七月以后,他们要将自己新写的文章四处投献,还要兼顾州府的拔解,着实不容易。还有举子,干谒地方名流,借助后者的名望来传播自己的名声。这些也属于广义的行卷行为。

唐代举子行卷虽然因人而异,但基本程序和礼仪大体一致。举人行卷,在准备文章卷轴和书启信函之外,还需准备名刺(名片)、奉币(送礼),通常这四样东西一起投献。行卷过程大致分为请见、谢见、温卷和叙谢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定的礼仪和书启格式。

虽然王维行卷只是传说,但真实的行卷故事在唐朝屡见不鲜。著名诗人白居易来到长安准备应试后,就向已经功成名就的诗人顾况行卷。顾况看了白居易的名刺,再看看年轻的白居易,调侃道:“长安物贵,居大不易。”等到他拿起卷轴一看,首篇诗歌就让顾况拍案叫绝。这首诗就是我们几乎都会背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当即赞赏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之后,顾况十分卖力的为白居易宣传,白居易也因此声名大振。可惜顾况本人官位不高,对主考官的影响不大,只给白居易增加文坛声誉了,但没能助他进士高中。

另一个从四川来到长安的年轻诗人陈子昂,因为没有人脉关系,在京师多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行卷对象,始终默默无名。有一天,他在东市看到店家叫卖一张胡琴,要价百万。他咬咬牙买了下来,招呼大家去他家欣赏弹琴。众人纷至沓来,陈子昂说:“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所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说完,当众把天价琴砸了,再把代表作散发给大家看,“一日之内,声华溢都”。这也是变相的行卷。

不过,像这样一次行卷就大获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唐朝的读书人为了高中进士,不得不低三下四,到处投递自己的文稿,希望得到赏识和举荐。史称,长安城中,“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即便如此斯文扫地,多数人也得不到举荐。

在这么多失败的例子中,大文学家韩愈就占了一例。韩愈出身布衣百姓之家,从贞元三年至五年间,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全部失败。贞元八年才考中进士,考中进士以后连续四次参加吏部录用考试都被淘汰,其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都没得到回复,一度困居长安十年。他曾经自怨自叹地说,我想当个九品芝麻小官都成了奢望,想获得一亩之地的官舍都难以实现。唐朝为考中进士却在吏部录用考试当中屡遭淘汰的人,准备了另外一条做官的途径,允许三考未被录取的进士可以进入将领和地方官员的幕府做幕僚,任满后可经长官推荐,由中央授予地方衙门的参军、主簿、县尉等基层职务。贞元十二年七月,韩愈无奈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最后由淮南节度使张建封推荐,韩愈出任从九品的四门博士。

十几年后,韩愈执文坛之牛耳,且高居侍郎官位,成了天下举子行卷的对象。一次,一位没有授官、生活不如意的年轻进士向韩愈行卷。韩愈不在家,后来在散文家皇甫湜府上又见到这位进士来行卷,见他内外俱佳,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搬进长安城里的某座寺庙居住,然后在某天早晨出门游玩,晚上再回来。年轻人一一照办。当天,韩愈叫上皇甫湜,一起到庙里去拜访该进士。此人已经遵照嘱托出了门,韩愈两人当然扑了空。于是提笔在庙门口上大书:“韩愈、皇甫湜同谒几官先辈不遇。”这条标语迅速传遍了京城。这种连朝廷高官、文豪造访都找不到的人,那肯定是有学问了,这个人因此名声大震,高官名士排队前来拜访。这位年轻进士之后青云直上,官至宰相。他就是唐朝后期著名的政治人物牛僧孺。

跳出唐代社会风气,我们分析行卷制度。这项制度对没有社会资源,缺乏行卷人脉的考生,对那些家庭贫困,没有能力馈赠礼物的考生,对那些生性木讷、不善交际应酬的考生,是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而那些出身上流社会,家庭优渥、家学深厚的子弟,更适应这套游戏规则。这些上流子弟受家庭熏陶与荫蔽,人脉广泛,且善于交际,在行卷方面更加如鱼得水。从这个角度来说,行卷制度是不公平的,在考前就对考生进行了筛查。在众人狂热的追捧之下,行卷制度客观上也助长了考生走后门、作弊的风气。

说到这里,真应该感谢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无论出身怎样,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改变命运。

责任编辑:bH_01268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