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雄主之一,在他的努力之下,明朝实现了经济上的繁荣,历史上将他和朱高炽统治的这段时间称为"仁宣之治"。即便是在军事上,朱瞻基也曾亲率大军击败蒙古军,取得胜利,威震塞北。遗憾的是,朱瞻基仅当了十年皇帝就病逝,年仅37岁。
为什么要提到土木堡之变呢?后人一般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强转弱的标志。也就是说,在土木堡之变之前,明朝还是一个强大的帝国,而在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虽击退蒙古,成功保卫京城,但却不再强大。
所以常常有人感慨,如果朱瞻基能够多当几年皇帝,那么他打造的大明帝国是不是会更牢固呢?会不会避免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会不会延续明朝的强大?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必须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强转弱的转折点。对于明朝而言,土木堡之役的战败并不仅仅只是让大明损失了二十多万大军那么简单,而是使明朝的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主要体现于几点:
1.皇权被削弱,厂卫被打击;土木堡之变被消灭的军队是京营三军和亲军26卫,原本这都是皇帝的军队,被打残后实力大减。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以于谦为首的文臣扶持朱祁钰为帝,并铲除了专权宦官王振的余党,东厂被废,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打死,锦衣卫也遭到沉痛打击。厂卫本身就是加强皇权统治的机构,厂卫被压制,也是皇权被削弱的证明。
2.武勋集团损失惨重,文臣把持朝政。土木堡之变中随军的武勋集团将领极多,战败之后多人阵亡,包括张辅等,侥幸没死的也丧失威严,难以和文臣争锋,使得朝廷大权落入文臣手中。
3.军制改革。为对抗蒙古侵犯北京,于谦接管军队,将京营三军残兵和未出战的京中亲军卫队进行改编,组建十二团营。这次军队改制有两个特点:1)打乱原有编制,削弱武将和宦官对军队的控制;2)增设都御使提督各营事务,即由朝廷兵部派人协助管理军队,这表明朝中文臣可以直接插手军队事务。
京城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文臣的声威达到巅峰,全面压倒武勋集团和宦官势力。在土木堡之变前,明朝的军队是由五军都督府来管理的,皇帝委任武将和宦官共同管理军队,并通过五军都督府调动军队,朝廷兵部无权插手军队。土木堡之变后,军队落入朝廷兵部手中,兵部都是文臣,这也开启了明朝文人带兵打仗的新时代,皇帝也再无权力越过兵部调动军队。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严重,擅长治国,对军事却理解不透,总以儒家思想去管理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越发孱弱,缺乏战斗力。虽然明朝中后期出现过很多优秀的文人将领,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例如孙传庭、袁崇焕等,但明朝军队本身过于孱弱,使得优秀将领也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所以后人认为土木堡之变让明朝由强转弱,就是因为土木堡之变后造成军权转换到文臣手中,导致明朝中后期军队孱弱,难以承担开疆扩土、保家卫国的重任。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由强转弱其根本原因是文臣强行插手军事,造成军队被削弱。那么,文臣为什么会得以插手军事呢?其实这是文臣权力过大后所出现的必然的结果。如此说来,抑制文臣权力的增长,对维持明朝的强盛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