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不一般,
(资料图)
明明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华部队,
却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甚至有人称它为叛徒军队窝囊废军队。
但,恰恰是这支军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一样的传说,
就连美国大兵也对这支部队另眼相待,
部队里人人都是商贩,
处处充满着讨价还价的声音,
无论走到哪就将生意做到哪。
到底是怎样一支部队?能有如此清奇的画风?它就是日本神奇的大阪部队。
01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为了占领我国,曾经浩浩荡荡出动过50万支军队。
这些日军毁灭人性,无恶不作,曾犯下滔天罪过。即便是70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提起抗战时,总会对日军恨之入骨。
不过,并不全是所有日军都凶残恶毒,在这些军队里有一支画风清奇的队伍,队员是由长满反骨的大阪商人组成。
其实这些商人并没有主动上战场,他们也是半路抓过来的替补队员。
说实话,虽然大阪师团的军事设备十分精良,但里面的人员清一色都是菜贩,肉贩和行脚贩,所以对于战争,他们本能地排斥和拒绝。
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比不上利益为重,只要钱到位,他们就连祖宗牌位都拿出来卖。
就是这样一群放任不羁的奇葩军团,却在战争时帮了我国大忙。
1938年徐州会战时,李宗仁率40万军队一路突围鲁苏皖边境,这时他们遇到一只非常神奇的日军。
只见这支军队装备精良,各式武器闪闪发亮,吓得李宗仁深吸一口气,看样子免不了与日军死战一番。
可彼时的国军早已人困马乏,疲惫不堪,若强行战斗只能自投罗网,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李宗仁当即下令绕过日军仓促撤退。
按照正常的思路,这时候的日军早就应该扑过来。
可万万没想到,这伙日军仿佛和国军心照不宣,他们假装没看到国军,反而自顾自在马路边架起灶台做起饭。
也就是这次狭路相逢,让李宗仁头一次见识到大阪师团的“人性之光”。
事后日本军部气急败坏,责问士兵为何没能阻止李宗仁时,这群人给出的答案是“严格遵守规定,并没有接到追击国军的命令。”
多么在人人抢军功,追击中国军队的时代,能有这么一支佛系的军队,绝对是日本队伍中“猪队友”。
于是,这只奉行“穷寇莫追”的大阪师团一夜之间在国军内部声名远扬,战士们都盼望着能与大阪师团近距离接触,顺便见识下大阪师团的风采。
不过另一边,大阪师团却处境堪忧,他们在部队里声名狼藉,可怜的指挥官几乎每天被上级骂到狗血淋头。
然而面对这一切,大阪师团从上到下表现出团结的淡定,有时候他们还会给一些新兵蛋子进行洗脑式教育:“拼命上战场干什么?保命要紧。”
后来日本军部实在没辙,就将一部分大阪士兵分流到其他部队,可只要有大阪人的部队,无一不在吃败仗。
这些大阪人化身传销头目,纷纷给周围的士兵进行洗脑,在大阪人的言传身教下,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躺平。军部一看这可不行,要是全军躺平那还打什么仗,于是只能再次将大阪人调到原部队。
不过,就是这样一支消极侵华的日军,在后期战场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02
1942年,日本军部实在看不惯这群不务正业,总是想着和稀泥的军队,便将他们派到东南亚战场作战与美菲联军作战。
可作战场景一旦更换,大阪师团像突然打了鸡血,全员立马精神抖擞,短短数天之内拿下巴丹地区。
很多人说这是大阪师团运气好,他们攻打丹巴时正是美菲联军粮草断绝,饿到上顿不接下顿的时候。
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其实并不是,毕竟历史不是编故事。
在巴丹战场上,大阪人提前积极做准备,他们暗地观察地形,充分了解美分联军的联络点后,便集中火力一一攻破。看得出来这一战,大阪人动足了脑子,他们精明睿智,从不会像普通士兵那样横冲直撞蛮干到底。
令人傻眼的是,就在巴丹战役熄火后的第二天,大阪商团再次恢复以往的商人本性,他们成群结队拿出各种身上的各种战利品,来到美菲联军阵营前,与大兵们做起你来我往的交易。
为了扩大经营实现互利共赢,大阪师团还积极与当地黑帮做起了军火贸易。他们倒卖各类军火武器,换取粮油、烟草和大肉,充分利用商人的本质,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仿佛这次出兵并不是来打仗,而是进行合作贸易。
当刚看到大阪军人与当地居民称兄道弟,时大兵们眼睛都辣了,他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一支和平军队。
1945年,日本战败后,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在大阪师团身上。
当其他的日军奉行武士道精神,坚决不投降时。大阪师团却画风突变到最先放下武器投降。当时的日本人骂他们没有骨气,但大阪师团在意吗?
他们当然不在意,相对于战争,他们更倾向于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让他们安心做生意。
回国后的日本人惊奇发现,但其他从东南亚战场和野人山出来的日军,个个饿到天前胸贴后背,面黄肌瘦时,只有大阪师团的士兵却个个养得膘肥体壮红光满面,似乎这趟东南亚之战是他们的旅行时光。
03
那么,这支奇葩的师团过高光时刻吗?
有。
除了打赢巴丹战役外,他们修建桥梁的技术堪比现代化机械。
曾经为了将大阪师团派上用场,头疼的日本军部下令,让这支军队充当工兵修建桥梁。
当英美联军炸毁桥梁后,不可思议的一幕来了,只见第二天,一架崭新的桥梁呈现在眼前,如此反反复复,美英联军炸了多少次桥梁,大阪社团就修了多少次桥。
这种全员近乎狂人般的工匠精神,让日本军部赞叹不已,为此,军部连夜大官请去慰问大阪师团,并对其表达感谢。
可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伊藤正德所说的那样,大阪师团除了修建桥梁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实战优势。
这样一支让人猜不透的奇葩军队,为何宁愿被称作窝囊废,也不愿在正面战场作战?
这还与大阪师团的城市性格有关。
历史上的大阪是商人之都,那里民风开放,人们擅长做生意,这长期在与当地诸侯贸易往来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商人性格,即轻视皇权,鄙夷武士道精神。
明确来说,不仅是大阪师团,就连整个大阪的人都与周围人的思维格格不入。
本身来说,这支军队是被迫拉上战场,无异于强行拉骡子上磨,所以心里憋着一股气的大阪商人,又怎能轻易服从军队指挥呢?
不过,偏偏就是这样一支奇葩的军队,却笑到最后,试问你服不服。
有个日本小说家在《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感慨地写道,如果日军的所有队伍都像大阪师团一样,日中之间可能不会有战争,可这仅仅限于想象,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