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致弟弟书》:饱含深情致敬抗战青年,表达抗日必胜的火热坚定
原创|铁无绵
(相关资料图)
红色家书,凄美故事
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考了《“九一八”致弟弟书》,此红色家书系左翼作家萧红于病榻所写。
萧红以质朴平淡之语,满含深情地回忆与弟弟相处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跳动着热烈的手足之思、清澈的家国之爱,饱含深情致敬抗战青年。
真挚家书,诉家常、说相思,谈局势、展未来,以小见大的写法,风采独具。寄语弟弟同时,将弟弟的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由弟弟参军写到当时青年的抗战选择,真情剖白间,不吝热烈赞美抗日青年:“中国有你们,中国不会亡”,表达抗日必胜的火热坚定。
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振奋。
质朴家书背后藏有一个凄美的红色故事。
据说萧红写此信时已身患重疾,因不知投寄何处?于是在《大公报》上公开发表。待其弟弟看到时,萧红已离世数月,难以想象其弟所承受的巨大悲痛。
拆解文本,平淡背后藏有哪些深情?
书信,一般来说清澈浅显,本文也难免俗。可贵的是其在诉说私情同时,蕴含大爱,包裹着对青年的担忧与致敬,无意说教中含有对青年的宽慰引导,平常话语中倾注成长之望、家国之爱。境界上格局阔大,把个人与时代、家国相互连通,三种情感杂糅其中,十分难得。
姐弟情深,思念无价
在信中,她历述自己与弟弟分别、找寻、相遇、再会的各种场景。
初次分别在白银似的雪地,当时十三四岁的弟弟竟然不懂惜别之情。六七年后,收到弟弟来信,她劝慰弟弟关注身边美好事物,不要陷入虚无。其后历经日本相约不遇、上海再度重逢的往事,最后在上海送弟弟参军抗日。10年间(1931—1941),萧红的思绪在现实与回忆中穿梭,表达对弟弟无尽的思念之情。
虽然漂泊离家,但姐弟情深,书信交往不断,只是“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不管信是否收到,写家信本身就表示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无割断。
如萧红信中写道“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异国他乡,约好见面,谁知苦等、苦寻无着,半年后又用书信互诉衷肠。
除了手足之思,更多的还是对弟弟前途人生的“慌乱”“忧郁”,想到弟弟生活在“勇敢向前”的战士群体里,“心里开心极了”,感觉弟弟既“讨厌”,又“喜欢”,以致写此信时,竟“恍恍惚惚”,一切“真切”又“模糊”,“有如梦寐”。
信中流露出对弟弟的真挚情感,此情除热恋男女外,非至亲不能道,可谓姐弟情深,思念无价。
教育引导,立德树人
弟弟由懵懂少年长成勇敢的抗日青年,是有过程的,信中有3处信息,体现了弟弟的这种成长变化。
第一处是与弟弟的首次分别,十三四岁的弟弟还贪玩,“向着雪地奔去”,“对于我的出走”竟毫无伤感惜别之意。“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这里的长大,指的是弟弟的身体成熟,心理其实还很稚嫩。他在信中抱怨“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身为姐姐的萧红,并无直接正面说教回应,而是“说一些空话”,让弟弟关注“樱桃树结樱桃”、“红玫瑰开花”、“看门的大白狗”、“祖父的坟头”等身边真实事物,转移注意的同时,也是宽慰开导,暗含立德树人,引领弟弟关注身边事,不要一味妄想虚无。
事实也证明,萧红的引领是对的,弟弟回信就表现出此种改变,说“祖父的坟头长了一颗小树”,弟弟不但注意观察身边事,还懂得情感的重要,为什么不说樱桃、看门狗,单单说“祖父的坟头长树”,这是对祖父的怀念,也是弟弟懂得珍视亲情的开始。
第二处是萧红去日本,弟弟因“约”而不见,只好到上海“找我”。在上海期间,弟弟和当时一大群青年都“流着浪”,“充满饥饿”,“到处找工作”,处境已经十分艰难,可弟弟“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完全可以看出,弟弟由懵懂到珍视亲情,再到乐观战胜挫折,是不是变化了?
第三处是“七七事变”,弟弟“很快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此时,弟弟完全成长了,由乐观成熟到心怀家国,这与姐姐书信里引导关注身边事是有关的。10年间,弟弟就在提笔写信的回忆瞬间,成人成才了。
整个故事梗概,完全合情合理,符合艺术真实。也隐约看出小说家萧红的笔力,简略几笔,暗含一个完整的青年成长故事。
这样的爱国青年,谁不爱?不成为高考题才怪!
什么叫立德树人,萧红在信中回忆的一些苦涩事,就是她对弟弟的“立德树人”。
致敬青年,家国之爱
从思亲念弟,到引导弟弟,再到弟弟果断参军抗日。萧红简笔勾勒弟弟成长的痕迹,清晰可寻。这些情绪里,有萧红对抗日青年的致敬,也有对家国的清澈之爱。
如前所述,很多弟弟一样的青年已如飘飞的风筝,生活无着、自顾不暇,可他们乐观,他们勇敢、他们向前,这是萧红在青年群体中第一次看到弟弟的影子。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觉得再多的担心也没用。直至“七七事变”,弟弟决定参军,萧红对弟弟的看法完全改变。以致后来在山西,她已没有和弟弟见面的强烈愿望了,因为他理解弟弟,不想打扰弟弟。
原因是她相信弟弟处在“快乐而活泼”的抗日青年群体中是值得放心的,也感觉中国有他们这样的青年,是有希望的,是值得赞颂的。
时间又过四年,在“九一八”这一天想起弟弟来了,于是提笔写信,是寄托相思,也表示如弟弟一般的青年是国家的希望。
注:本文属铁无绵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