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世界最新:明朝于谦是如何打赢“京城保卫战”,扭转局面的?

2022-09-28 22:44:58
A+ A-

明朝正统十四年(西元1449年),明朝英宗皇帝带数十万明军精锐出击瓦剌,在出击途中遭遇瓦剌伏击,最终导致数十万明朝精兵全军覆没。同时,明英宗还被瓦剌军俘虏。

这意味着,明朝面临着亡国危机:精兵没了,皇帝还被俘虏了。而就在这时期,明朝名臣于谦挺身而出,及时扭转了局面,挽救了明朝的危机。


(相关资料图)

那么,于谦都做了什么?

个人认为:

杜绝讹诈

话说瓦剌首领也先捉了明英宗以后,居然有了种奇货可居的想法:那就是让明英宗给瓦剌军队带路,这样,就可以兵不血刃占领明朝、灭亡明朝。而此时的明朝,也因为皇帝被俘虏而乱作一团。

因此于谦很明确的提出主张:首先大明朝需要拥有个新皇帝。

首先,有了新皇帝以后,瓦剌人的政治讹诈也就不攻自破:大明朝有新天子了,明英宗已经意义不大了;其次,有了新皇帝以后,朝廷才能对抗击瓦剌的活动进行发号施令,而非政出多门。所以,有个皇帝很重要。

当然,理论上说,按照宗法制,明英宗的嫡长子可以继承皇位。不过那时候的明英宗嫡长子还是个孩子,如果指望个孩子来对文物群臣发号施令无疑不现实。所以于谦力挺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来登基(是为景泰帝)。

于谦的这个主张无比正确,但也为自己在多年后引来杀身之祸。明英宗就按照于谦破坏宗法制,处决了于谦。

于谦的一系列主张和活动,为明朝能在短期内落实各项抗击外敌的指令,发挥了关键作用。

调整军事

虽然明朝有了新皇帝景泰帝,但是,被明英宗葬送掉的几十万明军精锐却也造成明朝北方地区的防务真空。于是于谦只好紧急征调其他地区的军队抵达京城周边,用来迎战瓦剌。同时,于谦也知道:精锐悉数葬送,剩下的现役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不能全部指望这支军队,于是,于谦主张下,景泰朝廷又在民间紧急征兵,以求在数量上尽量抹掉瓦剌军队的优势。

此外,于谦又调遣明军,在京城周围的要塞之处,根据当地的山峦形势,安营扎寨,力求让瓦剌军队每前进一步,都付出巨大的伤亡。

在这一系列操作下,虽然明军没有战胜瓦剌军队的十足把握,但却也能让瓦剌人感受到南征的压力。

整顿内务

于谦也清楚,大敌当前,想要顶住瓦剌人,不光要在军事上积极备战,在内部问题上,也要保证不出现拖后腿的人,以及败坏朝廷风气的人。事实上,明英宗时期,太监头目王振在朝廷里培植了不少品行败坏之辈。这部分宵小之徒民愤极大,而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于谦很清楚,景泰朝廷的很多指令,很可能因为这群小人的存在,而受到破坏,最终影响到抗击瓦剌、保护京城的大业。所以于谦推动下,王振一党的很多人都遭到了诛杀,明朝的官场风气有了好转,行政效率也得到巨大提高。

瓦剌方面

而瓦剌方面,其实起初也只是打算占明朝的便宜。没有幻想真的可以一鼓作气灭掉明朝。而捉住明英宗以后,也先才野心爆棚。而随着景泰朝廷的抵抗意志坚决,以及瓦剌军队在前进过程中损失不断,这也让瓦剌人从大喜跌落到大悲,此外,瓦剌大军深入明朝境内,也让瓦剌人感到忐忑。所以,瓦剌人的战斗意志也随之动摇。这也算是京城保卫战胜利的外部原因。

当然,如果没有景泰朝廷的积极抵抗,瓦剌人只会士气不断高涨。有时候,士气还真是此长彼消的事情。

责任编辑:bH_0327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