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汉昭烈帝刘备率领水陆大军七十万(实际为4万战兵,一万蛮兵)誓师伐吴。东吴在遣使求和被拒后,一边向曹魏称臣,一边派陆逊为大都督起兵防御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东吴大都督陆逊趁刘备大军在深山密林中躲避酷暑时,以一把大火将刘备全军几乎烧得灰飞烟灭。
上文是史料《三国志》中,关于蜀汉和东吴之间夷陵之战的部分记载。我们都知道,刘备发起夷陵之战并惨败后,丞相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江山,不惜多次北伐中原,但从来都没有获得过真正的优势。关于这点很多人都说是诸葛亮无能,比如他没有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等。
那么这里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刘备没有伐吴,或者伐吴没有损失那么大,那后来的诸葛亮北伐能不能成功?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刘备伐吴时都损失那些文臣武将(只说正史而非演义)。
(相关资料图)
刘备伐吴从开始到结束,损失的人员基本包括张飞,黄权,沙摩柯,李朝,王甫,程畿,张南,冯习,傅彤,马良,杜路,刘宁,赵融等。这些损失的人员当中,以张飞,黄权,马良,沙摩柯为高层骨干人员,可以说他们的损失,直接导致蜀汉的高层将领几乎断代。
其次,李朝,张南,傅彤,赵融等人是蜀汉的中坚力量(当时都是别将以上军衔),换句话说,他们战死时不过二十余岁,如果说没有这件事,那么对于诸葛亮日后的北伐,也应该是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刘备伐吴除了损失数十员高阶的文臣武将外,更重要的是损失了4万多的军中精锐,假如说这4万人能活下一半,那日后诸葛亮北伐时也不至于那样拮据小心(诸葛亮北伐人数最多时也不超过5万)。
说完了刘备伐吴的损失,我们再来聊聊如果这些损失都不存在或只损失了一半左右,那诸葛亮日后的北伐能否成功。这里笔者先说自己的结论,那就是即使刘备伐吴的损失很小,甚至连一小半都没有(没有阵亡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或谋士),那以后的诸葛亮北伐也不会成功,或者说最多只能给曹魏带来更多的烦恼而已(除非曹叡突然变高纬)。至于为什么有这个答案,笔者有以下几个看法:
其一,关羽之死的代价太过重大
早在蜀汉还没有建立前,刘备就和诸葛亮确立了隆中对,而隆中对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为,利用当时刘表的见识浅薄与魄力不足两个缺点,先行占领“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然后再利用刘璋的暗弱无能而吞并他“沃野千里,险塞万分”的益州。占据荆州和益州后在联合已历三世的东吴,共同抗衡北方拥有六州之地的曹操(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通过这个隆中对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与刘备最初的设想是,通过益州和荆州两条路线来打开北伐中原的门路,而且因为有东吴作为后援,所以能毫无顾忌地一心向曹魏用兵。然而汉中之战后没等蜀汉喘口气,拥有假节钺之权的关羽就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并直接将荆州三郡全部“送给”了东吴。
前文提到,北伐成功的关键是在于益州和荆州的双管齐下,但现如今荆州已丢只剩益州,而且还是个刚刚经历完一场大战的益州,那蜀汉又何谈北伐成功呢?毕竟曹魏那边,只需要派遣曹真或司马懿之类的上将封死雍州(原先的凉州及陇右地区)之道,那蜀汉就算说破大天也不可能北伐成功,毕竟曹魏的后勤远超蜀汉,而且还以逸待劳只是防守。
其二,刘备伐吴的后果很严重
这里或许会有朋友感到疑惑不解,笔者前面说的是刘备伐吴损失很小,现在又说后果很严重,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说这个后果很严重并不是说刘备伐吴的损失大小问题。这里笔者说的后果很严重,是指刘备伐吴直接导致隆中对的另一个战略支撑点也打了水漂,那就是东吴的支持。
隆中对中诸葛亮曾对刘备说过“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样一番话,而这番话的另一层意思正如前文所说,即东吴只能作为后援或盟友,而万万不能当作敌人,起码在北伐阶段是这样。那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即使刘备拥有荆州益州两地,那势力也只是和东吴一样大,而且还处在东吴的前面。
如此一来,假如他们在北伐的时候,东吴没有提供帮助反而背刺一刀,那他们岂不是还得抽空防守东吴,而一旦要防守东吴,那用在北伐上的兵力和战斗力就又得被削减不少,毕竟东吴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里笔者还要说的是,前面说的这些都是建立在荆州三郡没有丢失,关羽没有阵亡的情况下。可刘备伐吴时,荆州已丢关羽已亡,且因为刘备伐吴还直接导致蜀汉与东吴交恶。事情假如到了这个地步,诸葛亮想要北伐成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换句话说,在他手上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关于“刘备伐吴损失了多少文臣武将,如果他们不死,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这个问题,笔者个人的回答是,刘备伐吴损失了大约十五位以上的中高级文臣武将,而如果他们不死,诸葛亮北伐也不可能成功,顶多是让曹魏多点麻烦而已。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关羽之死导致蜀汉损失一员上将及荆州三郡,一个是刘备伐吴导致蜀汉与东吴交恶,自此便需要时刻防备东吴的背刺一刀。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