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攻打宋国,而晋文公为了报答宋国曾经的相助之情,也不想直接跟楚国翻脸,便去攻打了楚国的附属国卫国、曹国,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逼迫楚国退兵。
楚成王知道,这场战争虽然准备多年,但现在估计得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但是,楚国的令尹子玉,也就是成得臣却死活不同意撤兵。那么他为什么坚持打这一场仗呢?
他说,他是为了堵住国内某些人的嘴。
(资料图)
原来,在攻打宋国之前,楚成王曾经让子玉他们去集合部队、精心训练,做战前准备。子玉是被举荐上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他对士兵的训练非常严苛。有几个士兵没做好,他就拿鞭子抽人家,还用箭矢刺穿了他们的耳朵。
这种军事处罚可以说是非常残忍的,所以当时就有人对楚成王说,子玉这个人不行,将来要是带兵打仗,肯定会打败仗。因为他不体恤士兵,性格太过残暴。
子玉是个要强的人,所以他才要在这一场战争中证明自己。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瞧瞧,自己到底有多厉害。
另外,当初重耳流亡到楚国的时候,他就和重耳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有机会和重耳打仗,那不得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吗?
楚成王虽然准备撤兵了,但是他攻打宋国他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了,就这么离开,心里也不是很情愿。最后,他决定让让子玉带领诸侯联军去和晋国决战,自己就不掺和了。所以,他给子玉派过去的增援其实并不多。
两军对阵,仗还没开始打,楚国君臣就出现了分歧,国君没有想打的决心,而统帅却又带着情绪,这对楚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楚成王回去之后,子玉派了个使臣宛春去告诉晋文公:“您把曹国、卫国都放了,我也就放了宋国。”
子玉的语气让狐偃心里很不痛快,你只不过是楚国的令尹,竟然敢跟我们国君谈条件,你还没这个资格呢!就算要谈,也得楚成王来才行啊!
先轸听到这句话,心里也是咯噔了一下,在他看来,这个子玉也是个聪明人。如果我们按照子玉的建议做了,虽然救了宋国了,但是却成全了子玉的美名,因为他一句话救了曹、卫两国。如果我们不按照子玉的建议做,那我们就等于抛弃了宋国,这是要遭世人唾骂的,这可不好处理。
不过,先轸还是棋高一着,他给晋文公提了个建议,他说:“我们先把宛春扣留下来,从而激怒子玉。然后,再去找许诺曹国和卫国,给他们些好处,让他们主动和楚国背盟,与我们结盟。这样一来,曹、卫就成了我们的盟友,跟楚国没了关系,子玉也就无法拿这个说事了。”
先前,晋国只是控制了曹、卫两国,曹、卫两国很多人的心都是向着楚国的。如今,只要他们真心归顺,那子玉也就师出无名了。
听说宛春被扣押了,又收到曹、卫两国的绝交书,子玉的怒火就彻底被点燃了。于是,他便带领大军向晋军冲去。
这时候,晋军内部却突然传出了退兵的军令。所有士兵都傻眼了,这不是要打仗吗?怎么又要往后退呢?
这时候,宣传兵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们告诉全军将士们:“当初,国君流亡的时候,得到过楚国的帮助。国君答应他们,如果双方打仗,那我们的大军就退避三舍。现在到了我们信守承诺的时候了!我们撤退三舍(90里)之后,楚国如果还无礼地冲上来,那我们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退避三舍,不但可以还了楚成王的人情,而且可以让子玉产生轻敌之意,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可谓一举两得。
楚国带领的联军,听说晋国退兵之后,也就想着退兵得了。但是,子玉却坚持要进军。最终,双方对峙于城濮。
楚国这边,子玉分为三军,中军由自己带领楚国本部主力;左军由子西为将,带领申、息两县的兵马和许、郑两国的军队;右军由子上为将,带领陈、蔡两国的军队。
晋国这边,因为老将郤縠去世,再加上先轸在这次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晋文公提拔先轸为中军主将、晋军统帅。
先轸针对敌军的兵力,进行了战略部署:有自己和郤臻带领的中军对阵楚军的中军;狐毛、狐偃的上军对阵楚国的左军;栾枝、胥臣的下军对阵楚国的右军。这一战,晋国同样找来了秦国、齐国和宋国的帮助,先轸将他们的军队也编入了自己的三军之中。
对战一开始,先轸就发现子玉的右军战斗力是最薄弱的。因为这是陈、蔡两国派来参战的,他们国小力微,这种大战就是来打酱油的,打打顺风战还行,让他们去拼命,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晋国的下军便准备了不少的虎皮,将他们披在马身上,由下军副将胥臣带领冲入陈、蔡的军队之中。陈、蔡两国被胥臣吓破了胆,没怎么打就溃败了。
接着,狐毛带领军队假装战败撤退,楚国的左军见状,拼了命地往前冲,逐步脱离了中军大阵。正在和子玉作战的先轸派了支部队过去截断了楚国左军和中军的联系。晋国右军主帅栾枝也带领兵马,配合狐毛将楚国的左军包围了。就这样,楚国的左军也战败了。
左右两军都战败,楚国中军的两翼也就暴露了出来。为了避免大军被全歼,子玉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至此,城濮之战结束。
这一场战争,楚国为什么会败得如此之快呢?
首先,晋国内部上下一心、协调统一;而楚国的国君和统帅却各有想法,这就使得子玉得不到国内的支持、支援。
其次,晋国得到了齐、秦两个大国的帮助,信心十足,还有被围困许久的宋国大军,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报仇,所以晋国这边士气可用。反观楚国,虽然也得到了许国、郑国、陈国、蔡国的帮助,但是,这些国家原本只是来合围宋国,想分一杯羹而已,可没有想这要和晋、秦、齐这些大国开战,他们只是小国,夹缝中求生存就很不容易了,哪儿有那么多别的心思?
最后,晋国的战术运用较为合理,还未交战就退避三舍占据主动权。对战时,先击败最弱的右军;然后再切掉左军和中军的联系,吃掉左军;最后再和楚军决战。楚国这边,排兵布阵相对不够严谨。中军是楚国主力,这个没问题;左军有楚国本国军队和许、郑两国联军,战斗力也比较强;右军是陈、蔡的军队,没有楚国本部兵马,不见得会那么听话。
那么,城濮之战后,对春秋晋、楚两国有什么影响,对春秋时期的格局又有什么影响呢?战败的子玉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