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家起源于上古,最早或可上溯到黄帝,但道教始于汉晋时期,其活动场所往往被称之为“道观”。
(资料图)
佛教是外来宗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源地衰落却在中国兴盛,其活动场所往往被称之为“寺庙”。
那么,为何道教场所叫道观,佛教场所叫寺庙?这种称呼的背后,到底有何鲜为人知的历史?其实,如果从历史渊源来看的话,相比于“道观”称呼,“寺庙”的称呼有些不伦不类!
道观由来:源于观星望气
中华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古人很早就懂得筑高台以观象授时,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考古证实,贾湖遗址、西水坡遗址、牛河梁遗址、双槐树遗址、陶寺遗址等里面,都有与天象有关的遗迹。周代国家级天文台叫“灵台”,是一方形高台建筑,如今还能看到遗迹。
作为伴随中华文明成长的道家文化,自然少不了要研究天上星象之术,用以吸收日月之精华,感悟天地万物之大道。由于观象需要,于是道教场所就被称之为“道观”。但起初道教场所先后被称为“治”、“庐”、“靖”、“仙馆”等,北周时期才正式出现“道观”的称呼,其历史渊源可能始于周代: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道家领袖之一尹喜,曾经结草为楼,以司观望,精思至道,后人称之为“关令草楼观”,于是有了“道观”之说。《释名》记载:“尹喜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周康王闻拜为大夫。以司观望,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即观之始也。”
还有一种说法更早,大约始于周穆王时,《稗史》记载“周穆王好神仙,召尹轨,杜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因号观,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观”。这就是“道观”的由来,最开始是陕西周至县古楼观,即终南山楼观台。
道教庙宇除了称为“道观”之外,还有不少称呼,其中一种叫“宫”,比如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的永乐宫全称就叫做“敕建大纯阳万寿宫”,唐玄宗更是下诏将西京玄元庙改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庙改为太微宫等。所谓“宫”,其实就是房屋,后来专指帝王居所,由于帝王渴求长生,对道士非常尊重,于是帝王“敕建”的道家庙宇就被称之为“宫”。
寺庙之寺的由来:本是政府机构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场所名称有很多,比如浮屠祠、招提、兰若、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等,但最初却叫“寺”,而“寺”又更符合中国文化,于是后来被统一称之为“寺”。那么,佛教场所起初为何被称之为“寺”呢?
“寺”原本是古代官署的名称,即“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甲骨文中的寺字,本义是持取,后来演变为高级别政府机关的代称。汉朝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明清时的“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就是这种文化的传承。
汉明帝时,天竺僧人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到洛阳,摄摩腾是外国人,自然要交给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犹如今天外交部)接待。皇帝与大臣接触佛经之后,觉得佛法不错,非常利于统治。但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不能长久接待摄摩腾等人,于是为了彰显重视,就建了一座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也就是说,白马寺起初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宗教“寺”,而是相当于一个政府办事机关,主要工作是翻译经典、讲解佛经、指导修行,相当于汉朝政府办的社会教育,后来“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
至于尼姑修行的寺庙——庵,是指圆形小草屋、小庙,本义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后来成为尼姑修行之所的称呼。
寺庙之庙的由来:本是供祖之地
寺庙之庙,本是供祀祖先之地,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后来被佛教借用。
庙字始见于周代金文,由“广”和“朝”组成,其中“广”与房屋有关,“朝”本义是早晨,一天的开始,引申为初始之意。因此,“广”和“朝”合起来,就是房子里供奉着祖先。如今的庙字是简化字,由“广”与“由”组成,也可以说房间里供奉着家族由来。
其实,虽然庙字始见于周代,但早在周朝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中国人就有供祀祖先的宗庙,如今考古已经证实这一点。这种习俗延续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时期,一般都会设置太庙祭祀祖先,还会赏赐忠心的大臣“配享太庙”等,当然百姓家的宗庙一般叫“祠堂”。除此之外,还有孔庙、关帝庙等。
因此,“庙”起初供奉的是祖先鬼神,但汉代之后“庙”逐渐与原始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于是“庙”逐渐有了宗教性质,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就借用了“庙”这个称呼。但需要注意的是,“庙”从来都不是佛教场所的专用词汇。
总之,从历史溯源上看,“寺”是政府办事机构,“庙”是供奉祖先鬼神之地,两者结合在一起变成“寺庙”,确实有些不伦不类;同时,“寺庙”与佛家学说也缺乏内在关联性。相比之下,“道观”与道家学说无疑更契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