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天天通讯!罗马的一个奇特策略,导致屡战屡胜的汉尼拔,最终难逃失败

2022-11-12 18:39:14
A+ A-

坎尼会战中,迦太基人如有神助,他们翻越了常人眼中不可能跨越的天阻——阿尔卑斯山,靠军象的铁蹄踏遍了意大利的每一寸土地,凭借灵活的战术扭转了兵力上的劣势反败为胜。一场战役就歼灭了70000罗马人,堪称奇迹。


(相关资料图)

可为什么统帅汉尼拔就此收手,没有乘胜追击呢?况且,当时汉尼拔手下的很多军官都进言献策,认为“迦太基应该一鼓作气攻下罗马”,可为什么顽固的汉尼拔不听人劝呢?是什么让汉尼拔犹豫了?

其实汉尼拔自有他的考量:虽说当时的罗马军队遭受重创,罗马市民也因为败仗而深受打击,可是失败并不会击垮罗马人,只会让他们越挫越勇。罗马国内依旧保存着足够的实力来重新编制军队,以回击汉尼拔。

汉尼拔冷静地判断局势之后得出了结论:坎尼会战的胜利只是一时的策略运用得当,迦太基军队并没有与罗马军队打持久战的余力。

此时的汉尼拔,或许在等待能够助他上青云的“好风”。他心里的期望是:坎尼会战中迦太基完胜的消息传出去以后,罗马的同盟国和被罗马征服的周边国家会背叛罗马,继而投奔迦太基的怀抱。

而一旦罗马与同盟国之间的羁绊产生裂痕,迦太基就能看见一线胜利的希望,毕竟远征的迦太基之软肋就是缺乏兵站补给。也就是说汉尼拔指望罗马认怂,以承认失败收场。

然而对手却是越挫越勇的罗马,汉尼拔的如意算盘没能打响。

罗马强大的奥秘就在于,它深谙从失败中汲取养分韬光养晦的重要性,并且决不允许自己的结局是以失败潦草收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罗马面对战败将军会展现出极大的宽容度。

在希腊,打了败仗的将领素来是没有资格回到祖国的,如果回国就要承担战败的责任,最好的结果是被流放,最坏的下场是被判处刑罚。虽然看上去没有人性,但是这就是古代世界里约定俗成的传统。

罗马却是一个异类。诚然,运用卑劣战术者,和为了保命临阵脱逃者还是罪不容恕,不过对于英勇战斗却败下阵来的勇者,罗马向来网开一面,不会施加惩罚反而会迎接他们回到自己的怀抱。

所以,坎尼战役中造成70000人死亡的败军之将——瓦罗,也能重回故国。而罗马不施加特别刑罚也是有原因的:对于自尊心极强的罗马人来说,败北的屈辱感本身就已经给心灵戴上了无形的枷锁,这难道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制裁吗?

况且,罗马不仅悦纳败军之将,还会给予他们雪耻的机会,如果时机成熟还会派他们再次率军出征,因为罗马相信,曾经的失败者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这一点与秦穆公能够多次重用孟明视,倒是不谋而合。

罗马不管经历过多么惨痛的失败都能夺取最终的胜利,原因在于,他们不仅知道从失败中学习的重要性,也永远愿意相信别人尤其是败将们也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

罗马周边的各国大概也了解罗马的特性与强大的奥秘吧,即使坎尼会战中迦太基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背叛罗马的国家也寥寥无几。

当时唯一有所动摇的国家是马其顿。马其顿处于希腊的统治之下,它担心罗马势力的壮大会危及希腊的政权,所以马其顿视坎尼会战中罗马之失利为绝佳时机,趁机向罗马宣战。

坎尼会战中元气大伤的罗马,为了防备汉尼拔再一次的进攻,当然无心与马其顿周旋,于是罗马提议签订对马其顿相当有利的和平条约,极力避免双方交战。

马其顿的本意就是担心罗马入侵希腊,此刻的提案正中下怀,于是它发出回复签订了条约。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就这样和平收场了,没有硝烟,没有胜负。

而持久战对汉尼拔而言是很不利的,因为迦太基劳师远征,时间不站在他们这一边,拖下去只会把自己拖瘦。

而罗马也并没有像汉尼拔想象中那样打了败仗就求和,导致汉尼拔指望的见好就收、并能趁机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割地赔款条约的情况根本没出现。

甚至罗马发动全民征兵,连奴隶都在征兵范围内,许诺得胜后可以获得自由。从罗马人动员全城兵马的这一刻起,汉尼拔的失败结局就已经不可避免了。

责任编辑:bH_06315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