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房产 娱乐 地方 美食
首页 » 历史

环球今亮点!三国内乱不断,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只因有这七位虎将

2022-11-11 19:46:17
A+ A-

东汉末年,乱世争雄,却没有爆发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一方面是因为两汉时期的各位皇帝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有7位虎将的存在。他们镇守着边境,让自家的君主安心逐鹿中原。

7位虎将中,有5位出自曹魏,而这5人中,又当数四朝老臣田豫,为巩固曹魏边疆做出的贡献最大,堪称三国最强边疆守护神。


(资料图片)

我们不妨先从他说起。

【田豫】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郡被叛乱的乌桓部族占领,曹彰和田豫前去镇压。

曹军刚到易水河边,就遭到乌桓铁骑的突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田豫很快镇定下来,他想出了应对之策——将战车连成一圈,前方派弓箭手进行射击,后方由长矛拱卫,骑兵随时待命。

如此快速高效的部署,让敌人吓了一跳,乌桓军不敢恋战,匆匆撤退。田豫领兵一路追击,歼灭了叛军的先锋部队。

而到了曹丕统治时期,魏与蜀、吴连年的战争,让曹魏的大部分兵力被刘、孙两家牵制,使得北方边疆的防御不够严密,这给了游牧民族趁虚而入的机会。

他们多次侵犯边境、烧杀抢掠,其中最猖狂的就是鲜卑人。

鲜卑的轲比能、弥加和素利等部落达成“攻守同盟”,即:互不攻伐,每隔一段时间,就联合起来,袭扰曹魏边境,同时停止马市的生意(以前游牧与曹魏间的一种贸易形式)。

一时间,曹丕和群臣进退两难,不知是该招抚,还是讨伐。

此时,田豫上奏,说鲜卑首领轲比能为人专横,这些年来,他与素利部矛盾重重,导致后者常受欺压,所以他们内部其实并不团结。

于是,田豫在曹丕的准许下,继续经营着马市。果然,素利人为了马市的利益,与曹魏恢复了生意,完全无视“攻守同盟”的约定。

轲比能知道后,大怒,立即联手各部落,对素利发起进攻,素利不得不求助曹魏。

出于对道义和未来形势的考虑,田豫决定支援素利,但轲比能和弥加的部落人数众多,一部分鲜卑军对魏军正面迎击,另一部分则去拦截其归路。

田豫对此早有预料,他在十余里外扎营,命令手下把路上的马粪都烧了。鲜卑人见曹魏军营烟火连天,以为要和自己打持久战,于是也按兵不动。

实际上,此时的田豫正带着全军将士,顺着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赶往事先计划的地点——马城。

当得知田豫去了马城,鲜卑人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轲比能大怒,立刻调集所有鲜卑军队,向马城进发。

面对数倍于己的鲜卑军,在马城内的田豫镇定自若,他命副将带领一部分人马,举着中军大旗,假装是主力部队,由马城南门冲出。

轲比能果然也派主力追了上去。此时,田豫突然率领一支精兵从北门杀出,突袭鲜卑军的尾部。

鲜卑军顿时阵脚大乱,首尾无法相顾,很快溃不成军,而魏军却由此士气大振,乘胜追击,他们一路追杀了足足二十多里。

马城之战使得鲜卑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田豫并未沉浸在获胜的喜悦中,他依然清楚:乌桓与鲜卑一直暗中勾结,特别是乌桓首领骨进,常年残暴统治,且桀骜不驯,但乌桓并未公然与曹魏为敌,因此无法正面开战。

思考一阵子后,担任乌桓校尉的田豫,带着百余名军士,以“视察”的名义,突然进入乌桓部落。

骨进猝不及防,只能前来拜见。结果这位狂妄自大的乌桓王,被当场擒拿。田豫在宣布骨进残害其他部族、图谋分裂大魏等的罪行后,将其就地处决。

田豫对着其他跪地求饶的乌桓人说:“我只为国除害,不滥杀无辜,所以不会杀你们。”

随后,他又任命骨进的弟弟为新乌桓王。恩威并施之下,果然立竿见影,乌桓部落宣布永远效忠于曹魏。

从曹丕到曹叡统治时代,田豫为了巩固曹魏边境的安定,一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牵招】

牵招曾任曹魏雁门太守,而雁门又属北境地区,故而也经常受到鲜卑的侵扰。

牵招把当地居民聚集在一起,教他们如何作战布阵,并且定期安排训练,同时,他请求朝廷能给那五百户的乌桓人准备鞍马,以便让他们远去侦察敌人的动向。

所以,每当鲜卑入侵时,牵招都早已做好了各种防备,屡战屡胜,无论军队还是百姓,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抗外族。

鲜卑族的部落有很多,大小不一。对付鲜卑人,牵招不光在军事层面对其进攻和防守,还要从鲜卑内部进行打击,利用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不和,使整个鲜卑族分崩离析。

他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轲比能。他首先招抚了与轲比能存在矛盾的几大部族,大约有将近三万人,唆使他们向轲比能发动进攻,结果在鲜卑内战中,轲比能的弟弟死在了他们手上,这让各部落之间的仇恨更深了。

这时候,牵招主动出击,他亲率大军,助他们大破轲比能。

纵观牵招担任雁门太守的那些年,他跟田豫一样,一直都是恪尽职守。就连病危之际,他仍还在想着如何才能保障边境永久安定。

临终他又与并州刺史毕轨想出一计,可惜还没来得及实施,牵招就与世长辞了,边陲百姓皆追思不已。

【曹彰】

曹彰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二个儿子,自幼喜好骑射,立志要在沙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结果不但没得到曹操赏识,还被其骂作莽夫。

但曹彰却不这么想,他志向坚定,在曹操让他读四书五经时,他就对父亲说,自己要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不是认真读书然后做官。

还有一次,曹操问自己的几个儿子以后要做什么,儿子们一一道来,说得条理清晰,轮到曹彰了,他的回答很简洁——“当将军。”

然而,曹彰并非空有匹夫之勇,他也是有脑子的。

开头提到过,曹彰和田豫在建安二十三年,平定了代郡的乌桓叛乱。其实,田豫在两个多月前,还只是在太守府衙里任职,直到某一日,他接到一份调令——让他担任曹彰的“参谋长”。

原来,曹彰经常听到家父夸赞田豫的勇谋,对其颇为欣赏,所以才把他调来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

后来事实证明,无论曹操,还是曹彰,他们都没看错田豫。

在乌桓发生叛乱后,曹彰主动请缨,率军讨伐,最终取胜。但当时,在是否追击这个问题上,曹军将领们意见不一,有些人就认为现在士卒已然疲惫,不适合追击。

曹彰则认为,应当乘胜追击,因为平叛不仅是要打赢,还要建立威信,起到足够大的震慑作用。

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令全军追击,结果不但把乌桓打得落花流水,还让鲜卑首领对魏军心生畏惧,以至于最后轲比能也主动向曹魏表示臣服,可谓是一箭双雕。

当然,至于曹丕时代轲比能又联合鲜卑部落,共同针对曹魏,那便是后事了。

【秦朗】

除了曹彰,曹操还有一个儿子也为保卫曹魏边疆有过功绩,他就是秦朗。

不过,看秦朗的姓也能看出来,他非曹操亲生。

秦朗是以前吕布的部将秦宜禄和杜氏所生的儿子,在曹操打败吕布后,孟德兄看上了人家杜氏,于是秦朗就随着他的母亲杜氏搬入了曹府。

有意思的是,何晏和他的母亲尹氏这时也搬进来了,曹操对这两位继子疼爱有加,视如亲生。

我们知道,后来的高平陵之变,肆无忌惮的何晏被司马懿夷灭三族,但秦朗在性格上则与何晏大不相同,他为人谨慎低调。

而要说起他抵御外族的经历,又是与曹魏的“老朋友”轲比能有关,此时已来到曹叡时代。

这次倒不是轲比能主动挑事,而是鲜卑另一个部落里,一个叫步度根的人,来找他合作,一块对抗曹魏,合力掠边。

两人的计划不久被刺史毕轨发现,毕轨上表曹叡,请求亲自伐之,但最后无奈败北。这场胜利使得鲜卑军内部更加团结。

曹叡收到战败的消息后,才知此次鲜卑并非小打小闹,于是派秦朗率领洛阳的正规军前去征讨。

“骁骑将军”秦朗不负所托,打败了鲜卑军,打得轲比能和步度根只好败走漠北。

而至于轲比能的结局,是被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去的刺客给杀了。从此之后,鲜卑部族陷入内战,互相攻伐,曹魏的边境得以安宁,不用再受其侵扰了。

【夏侯渊】

夏侯渊早年间就随曹操征战四方,不仅个人武力值高,统帅能力亦超群,而真正使夏侯渊扬名天下的,是建安十九年初(214年)的那场西征。

当时,夏侯渊从长安出发,千里奔袭,奔向远在显亲的韩遂,韩遂闻风丧胆,不敢与之一战,故退往略阳。

但此时,夏侯渊反倒认为:韩遂的军队不好对付,驻守的城池亦坚固,故而不宜继续进攻。不如转而攻打长离的羌族部落,因为韩遂军中就有不少羌族士兵,所以此举会使韩遂不得不放弃守城,而是出城支援,如此一来,便有机会全歼敌军。

于是,夏侯渊统领轻骑兵,杀向长离。

羌族人猝不及防,他们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斩杀,韩遂得到消息后,果然赶来救援。

夏侯渊领兵应战,众将看那韩遂大军人多势众,不由得心生畏惧,于是纷纷建议先挖战壕,打持久战。

夏侯渊此时却说:“我军奔袭千里,历经长途跋涉才到了这里。如果现在还在这里安营扎寨,不但会让士兵疲惫不堪,还会影响军心士气。”

于是他下令击鼓进军,结果这一战韩遂大败,往家乡金城而逃,夏侯渊则一鼓作气,拿下了韩遂之前坚守的略阳城。

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夏侯渊又向兴国发起进攻。氐王阿贵和杨千万虽固守城池,但最终还是败了。

随后,夏侯渊马不停蹄地转战高平,讨伐屯居于此的匈奴部落。

匈奴人得到消息后,仓皇而逃,夏侯渊轻轻松松地带着他们留下的粮食和战马凯旋。

此次西征,夏侯渊一路扫荡外族势力,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是威震关右,他也因此被封征西将军,真乃实至名归也。

【马忠】

之所以7位三国边疆虎将里,就有5位出自曹魏,这与曹魏当时所处的地形有关。

曹魏势力占据北方中原地区,游牧民族就如同邻居一样紧挨着曹魏,其防守压力可想而知。

至于蜀国人,孟获曾在西南边境多次给他们造成困扰,为此诸葛亮更是大费周折,七次“擒纵”孟获,才使得他本人和其他土著首领发自内心地臣服。

然而,诸葛亮在回成都之前,还是对蛮夷人有所顾忌,担心他们再度反叛,于是派对西南环境更熟悉的马忠留下来治理。

马忠奉行诸葛亮“攻心为上”之道,在南蛮深得民心,与张嶷等人一起安稳地守护着西南边陲。

【公孙瓒】

公孙瓒本是一名普通基层小吏,但后来因勇敢护送故主刘其一事(路途有猛兽、虫蛇),被举为孝廉,出任辽东属国长吏,负责防御外敌。

那时,黄巾起义还没爆发,天下还算太平。公孙瓒所处的北疆一带,是乌桓、鲜卑族经常出没的地方,公孙瓒经常带着数十名骑兵,在边关附近巡视。

有一次,公孙瓒和他的巡逻队突然遇上了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告诉自己部下:“如果我们不攻击他们,我们就会被他们所杀!”

说完,他手持长矛,一番冲杀,连杀数十个鲜卑人。

公孙瓒的队伍虽然在这场战斗中折损了一大半,却把鲜卑骑兵给吓跑了。这些鲜卑人原本只是想抢点东西,但见公孙瓒这么勇武且不怕死,从此便尽量躲着他。公孙瓒也因此升迁为县令。

主帅因战功而晋升,这让许多没有人脉的下层人士看到了希望,他们跟随公孙瓒镇守边疆,一旦敌军来袭,皆奋勇杀敌,有时甚至打到了深夜。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许多野心勃勃之辈趁机作祟,凉州发生了边章、韩遂叛乱,朝廷派遣战功卓著的公孙瓒从幽州出发,统率三千精骑兵前往平叛。

责任编辑:bH_0531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