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年的三国时期可以说是相对比较混乱的一个阶段,军阀混战,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经常发生一些战争。
当然了,有战争就会有人失败,因为他们的实力不一样,并不是攻无不克的。虽然当初东吴在很长时间内都休养生息,没有参加过大的战争,但是面对黄祖,即便是在孙权的带领下他们也没有获得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个人因素,领导错误
在三国时期,孙权在东吴的实力一度达到巅峰,这成为他话语权的基础。所以在当初他提出要举全国之力攻打黄祖的时候,国内一呼百应,这个结果他自然之前就料到了。
这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毕竟是举全国之力,他需要对整个国家负责。攻打黄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一方面是因为当初鲁肃提出过建议,东吴想要一步步强大起来,就必须打败他。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当初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被这个人杀死的,作为儿子,他要为父报仇。所以这一战,他是必须要打的。
当初孙权坚定相信鲁肃的治国策略,每次在需要决策的时候他都会询问对方的意见。虽然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件好事,但是他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过于优柔寡断。
这样就导致很多时候会延误战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作战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经过准备之后孙权举全国之力进攻黄祖。在作战过程中,他只在国内留下一小部分兵力镇守国家,剩下的全部跟着他去作战。
作战就是要知己知彼,早在战斗打响之前他就已经打探清楚了,黄祖当时作为刘表手下的一员大将被派到江夏镇守一方,手中兵力并不少。
所以为了能够一举获胜,他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就这样,在将军的带领下,程普、黄盖等人从陆路进攻,周瑜等人从水路进攻,从阵仗来看,这次东吴是倾巢出动了,连孙权自己也加入到了战斗。
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刚开始的时候东吴大军非常顺利,接连攻克了几个地方,黄祖的水军被打的溃不成军。
但是因为部队都经过了长途跋涉,所以在经过前期战斗后部队就显露出了疲惫,但是这时候还完全没有打到皇族的大本营,这就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凭借着坚固的防守,江东大军和黄祖的军队在他们大本营外僵持了很长时间,当时为了攻破对方的大本营,孙权使用了很多的计谋,但是都没能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传到他耳朵里的建议越来越多,因为年轻,所以他愿意多听一些长辈的意见。
当时有想法的人很多,说什么的都有。虽然听完他们的想法后再进行决策这样做出来的决定有很大可能成功,但是战场状况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小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最后的结果不一样。
所以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东吴失去了很多的机会,也正是因为领导者的犹豫不决,这场持续五年的战争最终失败。
早有防备,对方实力强
虽然当初孙权来势汹汹举全国之力攻打黄祖,但是对方也不是吃素的,当初他作为刘表手下的大将,手中握有重兵,而且负责镇守的地方也有很大的战略作用,所以当初江东大军打了五年也没有打败对方。
当初安排黄祖镇守在下口刘表也是别有用心的,他想要占领荆州。为了拿下这块地方,当时蜀汉可以说是下了很多的功夫。他们提前派人来到这附近打头阵,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攻打荆州的时候有一个稳定的供给地和支援场所。
在这样的想法支撑下,刘表当初派黄祖来到夏口的时候还安排了不少的军队。黄祖心中自然清楚对方的用意,所以刚来到这里就紧锣密鼓的安排起来。平日里他非常注重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在练兵方面也很用心。
同时,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他心里清楚,自己当年杀害了东吴孙坚,这次自己主动来到他们附近,这在对方看来无疑就是送上门来的。所以为了万无一失,他不得不早做打算。
正是有了这些准备,后来东吴大军主动前来攻打的时候,他们才一点都不慌。
作为领导,当初刘表派他去镇守江夏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考虑到他的能力,最终还是没有让其他人替代他。刘表知道,当初射杀孙坚后,孙策就曾经想过要报仇,但是最终没有得逞,这次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因为提前就有预料,所以江夏的防守建设还是不错的,虽然当初江东举全国之力进攻,黄祖依然凭借着自己征战多年的经验成功化解。
倾巢出动,担忧国内
虽然说的是举全国之力,但是东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团结,他们内部平时经常有豪强之间发生战斗。
但是这次在孙权的领导下重新团结到了一起,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也就无暇考虑自己的恩怨了。但是这并不就代表着孙权完全信任所有人。
虽然当初他们带兵离开东吴的时候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但是生性多疑的孙权总是担心留在国内的山越族人会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叛乱。当初山越人是在他们的镇压下才选择归顺的,这些年这个古老的民族一直都居住山上。
当时东吴很多山地都分布有山越人,因为接受的文化少,所以这个民族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格。他们之间互相独立,也不受东吴额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他们还专门修建了堡垒。
因为这些人一直都没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统治者一直都没有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越人的势力不断扩张,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对政府统治造成了威胁。
虽然当时孙权也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考虑到他们分布相对广泛,一旦着手开始解决这件事情,一定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这件事情就别一拖再拖,而这也成为了领导者的一块心病。
这次东吴倾巢出动,留在家里镇守的军队数量并不多。本就多疑的孙权自然无法在对付黄祖的时候专心,当时他虽然人在外面作战,但是心里面想的却是国内的局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战争不失败都难。
内忧外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吴的实力不足,如果实力足够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在国内多留一部分兵力,这样就不用特别担心国内山越人趁乱谋反了。
但是现在他们大部分额兵力都被对方牵制住了,如果就这样离开的话,前面做出的牺牲就全都白费了。
所以在这样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双方进入了对峙时期,这一对峙就是五年。黄祖背后有刘表源源不断的支持,而孙权这次是倾巢出动,根本没有支援。
因为他的个人性格导致对战争局势的错误判断和决策,也导致部队失去了很多战机,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场举全国之力的战斗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