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用兵打的是钱粮,是后勤补给。对于年羹尧麾下的大军是如此,对于西北叛军也是如此。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西北叛军主力驻扎的地方,一定在他们的视力范围内。
当时叛军的主将为罗卜藏丹津,其人为顾实汗的孙子,拉希却仁庙国师。西北境内的法轮寺,正是札萨克家族(顾实汗家族)出资修建的家庙。罗卜藏丹津不将叛军主力驻扎在此,又能驻扎在哪里呢?
【资料图】
身经百战的年羹尧也知道叛军主力藏身处
叛军主力驻扎在法轮寺,其实是明摆着的事情。聪明的邬思道又怎会不知道呢?对此同样聪明的年羹尧也是知道的。
甚至年羹尧还可以根据西北境内粮食的去向,来证实叛军主力就在法轮寺。令清军搜索叛军主力,始终没有得到结果的年羹尧其实是在装傻。年羹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年羹尧“挟持”雍正
雍正登上皇位后,肯定是不会允许兄弟(胤禵)继续执掌兵权的。内有八爷党兴风作浪,外有罗卜藏丹津的叛乱。雍正最好的选择便是团结内部的八爷党,以亲信将领取代胤禵领军,快速结束西北叛乱。年羹尧能不能快速扑灭西北叛乱,关系到雍正的皇位能不能坐稳。
年羹尧虽然因为雍正早年间的敲打,收敛了许多。但再次被雍正委以重任的他,骄狂的毛病又犯了。雍正最危急的时刻,正是年羹尧火中取栗的时刻。因此将平叛的时间,拖得越久,年羹尧就能给家族带来越多利益。
年羹尧在搜寻叛军主力期间,雍正曾多次去信,向年羹尧表示主仆情深。可以说当时的雍正对年羹尧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雍正将身价性命,都压在了年羹尧的身上。
邬思道一语道破
年羹尧长时间没有搜寻到叛军主力,以至于清朝国库空虚,各地钱粮税赋吃紧。这时邬思道以为田文静押运粮草为由,来到西北军中求见年羹尧。见到年羹尧以后,邬思道当即,叛军主力就藏匿在你眼皮子底下的法轮寺中。
邬思道其实是在告诉年羹尧,你不要再拖,再待价而沽了。再拖延决战时机,雍正的皇位很可能会坐不稳,那时覆巢之下将无完卵,你年羹尧也将没有好下场。
被邬思道揭穿了小心思的年羹尧随即表态,自己并非不着急,只是找不到叛军主力,无法进行决战。当时的年羹尧甚至还向邬思道表示,自己不惜拿甘肃全省百姓的性命,来换取歼灭西北叛军主力的机会。
妹妹升为贵妃
要知道此时年羹尧对西北叛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如果他真有这样的决心,会搜寻不到叛军主力?年羹尧的话是在向邬思道、雍正表态:自己知道不能再拖了,即刻就会与叛军主力进行决战。
年羹尧在西北,他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生杀大权尽在掌握。西北战事结束,就意味着年羹尧将再次变成对雍正俯首帖耳的臣子。最终在妹妹晋升贵妃,自己也被邬思道当面拆穿小心思的情况下,年羹尧率军与西北叛军进行了决战,随之西北叛军主力被清军歼灭。
雍正的无奈
编者甚至一度怀疑,雍正后期西北还有小规模的叛乱,就是因为当年年羹尧在养虎为患。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情况出现。对于年羹尧的小心思,雍正其实早就已经看穿。雍正之所以看破不说破,就是为了利用年羹尧快速结束西北战事,好让自己坐稳皇位。
可以说年羹尧的胆大妄为,是雍正默许,包容下的结果。八爷党利用年羹尧拥兵自重,虚耗钱粮之事来打击雍正。一旦雍正临阵换将,那么胤禵就将重掌兵权,这是雍正不愿意见到的。
结语
一旦雍正在西北战事未平的情况下,就去处置年羹尧那么八爷党加上胤禵就会联手向雍正发难。当时的年羹尧其实已经和雍正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之不得不忍耐的雍正,才会包庇、纵容年羹尧去揽权。
年羹尧平叛成功后没过多久,雍正就开始限制年羹尧掌握的权力。最终在群臣弹劾年羹尧的情况下,雍正更是舍弃年羹尧,降旨让其自尽。年羹尧做梦也不会想到,刚立下天大功劳的自己,会被雍正这么快动手。其实这并不能怪雍正,内忧外患(八爷党在内作乱,外有叛军)的情况下,雍正必须做到冷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