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清朝攻破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之后没多久,太平天国名义上的最高话事人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虏,而后被清廷处决。而从洪天贵福登基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败亡,会出现加速度。
1、太平天国的尴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太平天国从起家之初,就处于一个二元模式:一方面,洪秀全以拜上帝会掌门的身份做了太平天国的君王(天王),但是,太平天国的具体事务(主要是军政大权)掌握在东王杨秀清手里。其实这倒并不是洪秀全愿意放权,而是因为洪秀全本身的军政管理、运营能力很差,而杨秀清具备管理运营的能力。而太平天国又是借着拜上帝会的名义起家,所以,杨秀清还得尊洪秀全为老大。
起初在创业阶段,洪秀全和杨秀清可以相安无事。但是,随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以后,杨秀清和洪秀全也各自有了盘算。
其实这种模式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时常发生。比如元朝后期的韩宋王朝就与此相似:韩宋皇帝韩林儿势单力孤,宛如丧家之犬,反倒是韩宋朝廷名义上的部将、诸侯、吴王朱元璋兵强马壮。随着朱元璋目测认为天下局势将要稳定,于是,韩林儿莫名其妙死了。
虽然韩林儿和朱元璋的关系,和洪秀全、杨秀清之间存在巨大不同。但有一点是需要肯定的:那就是,随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全盛时期,杨秀清认为:此时天下局势已经稳定,于是有了篡权心理。杨秀清虽然干练,但毕竟没有当年朱元璋的战略眼光。同样,洪秀全虽然治国理政的水平没有,但比起毫无反击能力的韩林儿,还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洪秀全抢先发难,利用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先后诛杀了杨秀清、韦昌辉等人,还逼走了石达开。不过,经过这一番内乱以后,太平天国也陷入元气大伤的局面。
2、分裂与幼主
太平天国的内耗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而洪秀全之后的一系列荒唐招数,无疑更加让太平天国的局面雪上加霜。
随着石达开的出走,在军事上,太平天国主要依靠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但是,由于洪秀全统筹能力较差,导致了原本元气大伤的太平军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甚至安庆保卫战中,李秀成出于自身团体利益考虑,也不大积极。此外,洪秀全为了分化陈玉成、李秀成的小团体,还开始频繁册封李秀成、陈玉成的部将为王。这无疑导致陈、李二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会遭遇很严重的困难。
就在清军准备进攻天京前后,洪秀全去世。洪秀全的儿子、年仅十五岁的洪天贵福在太平天国高层的拥立下成为了新的天王——幼天王。洪秀全尚且无法整合各路太平军的势力,节制一些有实力的将领,更别说洪天贵福了。所以,洪天贵福虽然名义上做了太平天国的君主,但其实是太平天国的几个王爵、重臣共同摄政的状态。
此时的太平天国本来就处于高度危机状态,如今又面临主少国疑的局面。多个摄政大臣同时存在,无疑也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很多号令无法落实,战争资源无法得到最优化的整合。
要知道,洪秀全去世前后,即便有个强人出来接手王位主持局面,尚且未必能保证结束太平天国的危机,更别说让一个小孩子做天王。
因此,太平天国的败亡,此时已经彻底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