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宋朝干德年间,颍昌府有一个名叫谭大江的老木匠。谭大江自幼跟随父辈学习木匠手艺,精通各种房屋建造之术,自己培养的徒弟不计其数,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谭大江时常被人请去建房施工,有时一两个月才能够回家一次。
(相关资料图)
有一次谭大江从外地回家,中途遭遇大雨,谭大江躲到一处破庙里避雨,可是当他刚进破庙的时候,看见有个年轻的妇人倒在蒲草之上。谭大江上前仔细察看,只见那妇人脸色青紫,满脸菜色,应该是饥寒交迫所致。
谭大江上前探了一下妇人的鼻息,发现妇人还有呼吸,谭大江一连呼唤了几声,妇人都没有回应。谭大江心想当下之急是要给妇人供暖,否则的话她极有可能冻死在这破庙之中,但是谭大江身上又没有带取火的东西,最后情急之下,谭大江解开妇人的衣服,将她揽在自己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妇人取暖。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那妇人终于缓缓苏醒过来,这时谭大江急忙恭坐一旁,并解释道:“方才我路过此处,看到小娘子冻昏在这破庙之中,故而用体温给小娘子取暖,还望小娘子莫要怪罪。”那年轻妇人得知之后十分感动,当即给谭大江磕了几个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谭大江说道:“我看你年纪轻轻,为何不在家相夫教子,而跑到这郊外的破庙之中?你今天是遇到了我,倘若是遇到了歹人,恐怕你性命休矣。”谭大江话刚说完,那妇人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在妇人的哭诉当中,谭大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那妇人自称名叫陈玉,是陈留县人,怎奈她丈夫不争气染上赌瘾,不但将家产输光,她丈夫也被人活活打死。债主们找到陈玉,抢走她儿子作为质押,要陈玉想办法筹钱还债,否则的话就把她儿子卖到外地抵债。
陈玉无奈四处寻亲访友筹钱,不过在当时那个年月,家家户户都很穷,哪里有钱周济她,结果陈玉奔波了几个日夜,才筹了不到十两银子,不巧当时天降大雨,陈玉想在破庙中避雨,结果饥寒交迫眼前一黑昏了过去,倘若不是谭大江好心将她救醒,恐怕此时她早已到了地府。
谭大江听罢之后心生感慨,十分同情陈玉的遭遇。谭大江望着陈玉说道:“你丈夫生前欠了多少赌债?倘若有银子的话,能否将你儿子赎出?”陈玉说道:“总共欠了三十两银子的赌债,如今我筹了已经七八两了,这些债主都是附近乡镇的,倘若能够把赌债偿还,他们定然会归还给我儿子的。”
谭大江沉吟片刻,三十两银子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足够普通人家一两年的开销。谭大江摸了一下口袋,掏出自己的钱袋,递给陈玉说道:“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富商,但是有一些手艺,挣钱相对容易些,这些银子你拿着,应该足够你赎回你儿子了,倘若还有剩余的话,置办一些家当,重新开始生活吧。”
谭大江钱袋里面有三十多两银子,那是他在外劳作半年的报酬,陈玉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止不住地给谭大江磕头。谭大江连忙摆手说道:“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没多少时日了,像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以后好好生活便是。”
陈玉无以为报,准备宽衣解带来回报谭大江,谭大江面露愠色说道:“我之所以帮你是出于天地正义,倘若你把我当成趁人之危之人,那就枉费了我一片苦心了。”陈玉见谭大江果然是正人君子,心中更是十分钦佩,问清谭大江的家庭住处,再造之恩终生难忘。
等雨势停歇之后,谭大江让陈玉赶紧去赎自己的儿子,谭大江则继续赶路回到家中。等到家之后,谭大江将自己途中的遭遇跟妻子周氏讲述一番,周氏也是一个心善之人,她对丈夫的举动十分支持。
三日后的晚上,谭大江和妻子正在屋中熟睡,结果一阵风吹过,取暖的火炉引燃了窗帘,很快屋子燃起了熊熊大火,眼看谭大江和周氏就要葬身火海,就在这时房顶传来巨声:“谭大江坐怀不乱,慷慨渡人,当免于此劫。”片刻之后,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谭大江夫妇得以幸免于难。
因为谭大江夫妇平日待人不薄,次日人们得知谭家遭遇火灾,纷纷过来帮忙修缮房屋,几日之后谭大江家的房子焕然一新,乡邻还送来各种家当作为礼物,对此谭大江十分感动。
此后不久,谭大江夫妇做了同样一个梦,他们梦见城隍爷领着一个小孩来到他们面前,城隍爷说道:“谭大江本来命中无子,因破庙坐怀不乱救妇人一事,天帝特许嘉奖,命文曲星下凡为谭家延续香火,你原本寿命六十,你赠送陈玉三十五金,现在为你增寿三十五载。”
夫妇二人醒来之后都感觉十分惊异,果然在不久之后,周氏腹中有感,数月之后诞下一名男婴,此男婴聪明伶俐,后来考中状元,谭大江活到九十五岁才无疾而终。值得一提的是,陈玉将儿子赎回之后,不忘谭大江的恩情,带着儿子亲自找上门来谢恩,从此两家以亲戚相称。
在陈玉的悉心教导之下,她儿子也考中进士当了大官,在谭大江去世之时,陈玉母子披麻戴孝,哭嚎声响彻天地,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后记:
谭大江好心救下寡妇陈玉,结果迎来余生无尽的福报,这就是善有善报的最好见证。希望我们世人以此为喻,积德行善,修缘惜福。
【郑重声明】
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纯属文学创作,故事情节人物均为虚构,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请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经典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