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统帅,要想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就要综合衡量形、势、情三个要素。
(资料图)
那么这三个要素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形,即天下大势
俗话说的好,顺势而为,事半功倍,如果统帅制定的策略符合历史大势、符合当时的形式,那么这个策略一定会有很大的成效。
比如陈胜和刘邦在面对“复立六国之后”这一计策时的不同选择。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时,张耳陈馀就曾劝陈胜“复立六国之后”,认为如此一来,可以在天下多树立盟友,那为什么这个办法到了刘邦这里就行不通了呢?
那是因为,陈胜起义时,“天下皆欲亡秦”,而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时候,战局已与秦末大不相同了:此时时楚强汉弱,还远没达到“天下皆欲亡楚”的地步。
大家的态度更多的是坐山观虎斗,保持中立,到了合适的时机再下场捞好处。
复立六国,对于陈胜而言,是自己多树立盟友,而让秦国多树立敌人,符合“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的斗争策略,况且,陈胜那会事业刚起步,天下的土地大多数还掌握在秦王朝的手中,他自己又没多少土地。
当时陈胜面临的场景就是“哎,那谁,你是赵王之后,从现在起,你就是赵王了,不过赵地目前还在秦朝手中,你去打吧,打下来就都是你的。”
这属于“行虚惠而获实福也”。
但刘邦就不一样了,那时的刘邦,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他的地盘,都是手下的兄弟们尸山血海拼命打下来的,你拿着兄弟们打下来的土地,去复立六国之后,这叫“割己之有,而以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
势,即局势的变化
在这里,就可以说回本文的主题——巨鹿之战了。
当初宋义去巨鹿救赵国时,采取的策略是坐山观虎斗,想等秦赵双方互相消耗,打到两败俱伤之后,宋义再下场,坐收渔翁之利。
这个策略看似很正确,其实是违背了“势”的原则,也就是忽略了局势的变化。
坐山观虎斗,这一招若放在战国时期,那是妥妥的妙计。
因为,战国时期,大家互相打来打去多少年了,已经是一个常态了,谁都不会因为一场战役的失败而亡国,也不会因为一场战役的胜利而兴盛(长平之战之类的灭国级大战除外)。
但局势发展到巨鹿之战时,情况早已大不相同。
彼时反秦大起义如火如荼,对于秦王朝而言,任何一场失败都有可能导致秦王朝的覆灭,所以秦王朝的镇压手段异常血腥。
同样的,对于反秦势力而言,任何一场失败,也都有可能导致刚刚兴起的起义军势力覆灭,所以,巨鹿之战,本质上就是秦王朝与反秦势力的一次生死对决,秦败了,主力就此被歼灭;赵败了,反秦萌芽就此被扼杀。
所以,那么作为反秦势力的一方宋义,更应该竭尽全力去救,而非观望。
但遗憾的是,宋义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最终,反倒是项羽凭借着自己的一腔豪气,破釜沉舟,打赢了巨鹿之战,也就此挽救了反秦事业,成为了诸侯之首,扛起了反秦大旗。
情,即士气
情,其实就是人的感情,在战争状态下,也就是作战双方的士气。
下面,就拿两场同时代的战争来对比,以说明士气对战争的影响。
一场是韩信“灭赵之战”,一场是刘邦与项羽的“彭城之战”。
这两场战役都和水有关,韩信在泜水之上,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刘邦则在睢水之上,被项羽击溃,遭受了平生的最大失败。
同样的情形,却是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何呢?
关键就在士气。
韩信破赵之战,赵军背靠城池,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地位,士兵们的心态是“怀内顾之心,无出死之计”,而韩信的军队,背水列阵,毫无退路,士兵们都知道,要想活下来,除了攻占赵军的城池,别无他法。
当怀着“必死之心”的军队与“无出死之计”的军队发生碰撞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再说彭城之战:
在彭城之战中,刘邦带着军队深入敌国,可谓是犯了兵家大忌。
但是刘邦不赶快组织进攻,却每天置酒高会,根本就缺乏作战的准备,士气也非常“怠惰”。
而楚军的心态就不一样了,当时全天下公认的最强的军队就是楚军,而此刻,这么强大的楚军,却被别人攻占了国都,丢人不?
因此,楚军士兵们全都怀着“愤激之心”,大家都想着和汉军拼命,即夺回国都,又夺回尊严。
刘邦怎么可能挡着住这么一支军队!
韩信灭赵,是以“必死之军”对“内顾之士”;
彭城之战,是以“愤激之卒”对“怠惰之兵”。
所以,结果才会截然不同。
那么,回到本文的主题,巨鹿之战中,为什么说宋义“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是错误的呢?
其本质错误,就是没能把握形、势、情三个要素:没察觉到巨鹿之战已经演化为秦王朝与反秦势力的生死决战;没察觉到部下将士们,特别是影响力巨大的项羽的情绪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