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北宋王朝的灭亡,是由于吞并辽国之后的女真大军南下而导致的。而当金兵入汴梁时,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赵宋宗室遭遇之悲惨,在两千多年的华夏大一统历史上,恐怕算是空前甚至绝后的。而作为一个原本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渔猎度日的野蛮部族,女真人能在短时间内吞辽灭宋,横扫两个当世最强大的帝国,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其实完颜阿骨打等人起兵之初,也未必会有如此巨大的野心,只不过想让契丹人不要压迫过甚,承认他们在边境上自成一国而已。没想到貌似不可一世的大辽,原来如此不堪一击,这才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资料图】
为了共同的敌人,女真和南边的赵宋曾经是盟友,双方通过泛海而来的使者,就夹击契丹和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达成了共识,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只不过宋军的表现过于垃圾,在出兵燕云后被垂死挣扎的辽军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还是金兵攻占了燕云。为了得到这片自赵宋立朝以来就梦寐以求的土地,赵宋朝廷不惜代价地向女真人赎买燕云,这反而激起了女真贵族对南朝的觊觎之心。不过赵宋在外人看来还是庞然大物,女真人在直面它时也表现得十分谨慎,何况还有大宋战略忽悠局的大师们在装腔作势地恐吓。
特别是其中一位战忽大师的言语,给了女真以巨大冲击,客观上延缓了他们南侵的步伐,此人就是出使燕云的使者沈琯。沈琯是湖州德清人,曾负责两浙的漕运事务,后奉命去燕云联络拥兵自重的军阀——常胜军的郭药师。郭药师投靠金国后,作为宋人使者的沈琯也落在了女真人手里。此时他们已经有了南侵之意,不过又听说宋人有所谓“八十万禁军”,上次征辽时出动的只是西军,所以才会败北。要知道真正的女真精锐也不过一万出头,在招纳了部分渤海和契丹人之后,金国能动用的野战部队最多也仅仅七八万,对“八十万禁军”这样庞大的数据自然十分忌惮。
于是金国派出一个姓高的故渤海官员,向沈琯这位正牌使者探听南朝虚实。高某人就问:“听说贵国有兵马八十万,他们都驻扎在何处?怎么不见动用?”沈琯就答道:“我国禁军都散居各路,要用兵时立刻召唤。光是都城汴梁附近就驻兵四五十万,又有黄河天险可守,敌军必不得过。”别说这还真让兵力不足的金国有些胆怯了,毕竟本族精锐过少,而投降的各路伪军战斗力和忠诚度又很可疑。于是他们决定先派郭药师领常胜军的两千骑兵为前锋,先去探探路。
郭药师的骑兵进入宋境后,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兵临黄河岸边,驻守在岸边的是宦官梁方平所领七千河北禁军。这些“精锐”宋军尚未与敌接战,只见到前锋旗帜就立刻溃散,争相冲上黄河浮桥逃命,在慌乱中一大半都落水身亡。桥那边坐镇的是大将何灌,他麾下有京营禁军两万,见此情形后居然全军“惊溃”。这些废物唯一干的正事就是把浮桥拆掉,常胜军只得搜罗到几条渡船,用了六七天才过了河。可是整个渡河过程中,没有受到宋军的任何攻击。此时后方的金国贵族们已经很清楚了,不论赵宋有多少军队,它也不可能挡住他们的入侵。哪怕这样,他们还没有并吞赵宋之心,还把沈琯放回汴梁,让他劝说朝廷多交钱财粮食、向金国称臣纳贡。
沈琯回京后,将金国虚实告诉朝堂诸公,他认为正宗女真精锐不过万人,其他投诚军将则人心未附,朝廷应该集结重兵,先发制人,只要打掉其前锋,则金兵必然熄了南征之念。可是朝中无人赞同他的冒险之策,反而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而女真大军却即将叩开汴梁的大门……